太后此时虽是醒了,但并未完全恢复意识,嘴里只是嘟嘟囔囔的说道:“阿武……阿武……阿……”。

    虽然前不久是窦太后亲自下令,将梁王刘武轰到了宫外去,但无论如何,其心中最放不下的自然还要属梁王刘武。

    见此,天子刘启长叹一声道:“王仡,速命人去传诏,召梁王入长安来!”。

    王仡是上前一行礼道:“陛下,此时命人前去,只怕到了函谷关前已是夜半,如何出关”。

    “命人持朕之节杖,有何不可出关!!”。

    “臣遵陛下之命”,言毕王仡便转身离去之。

    不过半个时辰,便见到一谒者,手持天子之节杖,身后更是有数名侍从,以及十余名骑卒跟随着狂奔出了长安之东门,向东疾行之。

    而到了宫门要关闭之时,窦氏宗族之人也只得告退离去之,长信殿中便剩下了天子刘启及其妃嫔,刘嫖以及肯定天子之子嗣。

    一直到了深夜,天子还未走之,其余之人不管是愿与不愿,皆也是在长信殿中守候之。

    如此到了寅时之时,在众人百般劝说之下,刘启才到了偏殿之中休息。

    待天子刘启离去,其余之人也尽皆离去之,而只剩下了刘荣一人待在长信宫中。

    而窦太后之贴身婢女更是上前劝阻刘荣道:“殿下不若回宫歇息之,待明日天亮之后再来看望太后”。

    “无妨,我在此守候便是”,刘荣言道。

    ……………………………………………………………………

    而天子刘启所派之人,到了亥时之末便赶到了函谷关外,

    见有人至此,守城一军司马便道:“来者何人,已至深夜,不得出行之”。

    “速速禀报函谷守将,陛下有急诏要我等出关传诏”。

    言毕更是举起了举起天子之节杖言道:“此为陛下钦赐之节杖!”。

    见此情形,这军司马才忙言道:“天使稍候,我这便去禀报将军”。

    不多时,在核实完此一行人当真为陛下所派之天使后,这函谷之守将自然立即便是放行之。

    而其到了梁都睢阳,天还未亮之,一侍从便言道:“此时睢阳之城门尚未开矣,不若待明日天亮之后再进睢阳城”。

    闻此,这谒者立即便是怒斥这一侍从:“陛下急诏梁王,连函谷关都出来了,还怎能在睢阳城外停留之,立即上前去命人通禀”。

    因夜晚黑暗,睢阳守城之士兵,差点还以为又是哪个诸侯王造反了,要夜袭睢阳城,差点便要命人以乱箭射之。

    当听到城外人言,乃是奉陛下之命,到梁国来传诏。

    这梁都睢阳守城之都尉与函谷守将却是不同,虽是命人放下手中之弓,但此事在其看来亦是蹊跷,天子什么时候会大半夜传诏而来,固此还是不愿意信之。

    最终这传诏之谒者也是没办法了,解下了腰间系着的包袱,取出一由火漆封着的一传信之匣,命人将其送入了睢阳城中,令其转梁王。

    见到这火漆封着的匣子,这都尉再不智,也知道这是至关紧要之事。

    当即便先命人去禀报了梁国丞相韩安国。

    韩安国接过这匣子一观,哪里还顾得上其他立即便往梁王宫中而去。

    其当然明白,天子大半夜的命人前来传诏,若不是大事,定不会如此。

    然因刘武甚是倚重韩安国,这宫门之禁卫见其定要在这大半夜入王宫去,却也不敢阻拦之。

    到了刘武寝殿之外,韩安国当即便对殿外之侍从道:“速速去叫醒大王,出大事矣”。

    听韩安国如此说,要此叫醒大王,这侍从便是支支吾吾了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