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以仁孝而治天下,孝敬父皇、母后,乃是儿臣之责也”。

    如此,也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太子仁孝之心,当为天下臣民之楷模也”。

    其余之人,当即也是附和道:“太子仁孝之心,当为天下臣民之楷模也…………”。

    …………………………………………………………………………

    然不过多时,便有侍从行至殿中,按照次序,将饭食放在了殿中之人,眼前的书案之上。

    紧接着,殿中一旁的乐师便奏起了歌乐,十余个身材婀娜之歌姬,一个接一个的行至了殿中。

    举起酒杯,天子刘启便笑道:“皇后与诸卿,与朕共饮此杯可好?”。

    闻此言,其余之人,皆是一行礼便举起酒杯道:“谢陛下”。

    如此,过了近一个时辰,殿中之众臣,这才尽皆散去。

    出了麒麟殿,便有三五朝臣,聚集在一起,一边走一边小声议论道:“太子何时与皇后如此亲近了”。

    “你竟然不知此事,太子与栗美人前些时日,还起过争执”。

    然这几人说的话,好巧不巧的皆是被晁错听在了耳中,晁错当即便对身旁的御史中丞张演说道:“去查查那几人是何人之属臣,敢轻言天家之事!”。

    张演立即便言道:“诺!”。

    当日宣室殿中,朝议之时,天下刘启虽是言道只有三公九卿之臣与天子一起到甘泉宫来。

    但刘启口中的三公九卿,可不只是单单说的这十余个人如此简单。

    乃是说,其所属衙门之主要的属臣,皆要来之,若不然,只凭一人,又如何能在甘泉宫处理好朝中政务。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代表天子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

    其御史大夫署中,所属之属官有御便有御史中丞一人、侍御史十五。

    御史中丞秩比千石,其职掌是外督守、令,而在朝可举劾百官,又主管朝中或地方上某些有关刑狱之事。

    固此,御史中丞虽是个千石之吏,即便是碰上个秩比两千石的太守,通常也不会去向太守行礼,而是品阶要高上数皆的太守贴上笑脸来与御史中丞陪笑脸。

    然有如此之情形发生,也只能归结于御史中丞职权过大。

    说到此,便要说道,刘彘之时,所认命监察天下各郡国的刺史,便是通通归御史中丞管。

    固此,其也是整个御史大夫署中,职责最为重要之官吏。

    然御史中丞只有一人,而侍御吏则是有十五人之多,其皆是秩为六百石。汉家所谓的御史,有时就是指侍御史。其职掌是举奏百官的非法和违失,也可奉诏逮捕和拷问有罪的官吏。

    这晁错手下的御史中丞张演,乃是晁错还是内史之时,便看中的属臣,当初天子刘启下诏,升任晁错为御史大夫之时,晁错便进请奏天子,将张演一同调职调到了御史大夫署中。

    能一直抱着晁错这颗大树,这张演怎会不愿之。

    然如此多年在晁错的调教之下,这张演,俨然已是晋升成了个狠角色。

    只要是被其盯上,或是晁错吩咐过,要紧盯之人,多数最终的结果,皆是到廷尉的大牢中去…………

    …………………………………………………………………………

    甘泉宫这个地方,即便是在盛夏时节,天气比起长安来,要凉爽上许多。

    翌日,一大清早,天子刘启便是来了兴致,当即便命王仡将刘荣召入了殿中。

    一入殿,刘荣便言道:“儿臣拜见父皇”。

    坐在上首的天子刘启是呵呵笑道:“今日,太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