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跪地对其父言道说:“父亲,昨夜我梦到一骑白鹿之白须老叟。他对我说他是我的先人,挺喜欢自己这个后人,所以今日才与我梦中相见。

    他竟说,一定要找一个叫贾谊之人,此人可保我汉室兴旺。

    我问他为何,他却说天机不可泄露,之后竟骑鹿腾空而去,嘴里还念着,“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白发老者,口中吟唱大风起兮云飞扬…………莫不是高皇帝显灵”。

    荣儿此时不过四岁,当不会说谎,太子又想到。

    他当然不可能知道,他儿子的本质是其实一个二十岁之人……

    “荣儿,此事当真?”,太子刘启直直盯着刘荣道。

    “当然属实,孩儿昨夜梦到此事,所以今日才来告诉父亲,”刘荣坚定的答道。

    然而此时刘荣的心已经快要跳出来了:当然假的啊,为了这个人,我容易吗?绞尽脑汁,才想到这个办法。

    古人都是非常迷信的,当年刘邦临幸薄姬的前夜,薄姬也说过梦见自己被苍龙盘腹,刘邦还真信了。所以说古代很多成功人士身上都有许多神秘的色彩。

    就这样,太子刘启带着儿子刘荣,到了未央宫,去见自己的父亲文帝,而此时的文帝正在与晁错商讨“移民戍边”的策略。

    因为在不久之前,汉帝国北方的匈奴再次袭击了汉帝国的边境。由于此时的汉帝国建国还只有三十余年,国力不强,国内还正在修养生息,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对抗匈奴。所以在对匈奴的政策上长期只能处于守势,还要远嫁公主和亲才能保一时之安。

    所以在这次匈奴侵犯边境抢掠之后,晁错就给汉文帝上书《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

    提出招募平民,囚徒去戍边。只要他们去戍边就给他们爵位,土地,粮食,和衣物。并且在与匈奴交战中,缴获所得之牛羊奴隶,自己还可以分一半。

    Ps:汉承秦制也实行二十等军功爵制。

    “晁卿,你的奏书朕看后,朕心甚慰,这不失是一可行之法。”

    晁错行礼道:“谢陛下赞赏,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此乃是臣之本分之事”。

    这时未央宫外的一个谒者进入宫内说道:“启禀陛下,太子殿下带着皇孙在殿外求见”。

    文帝道:“宣”。

    “太子,你来的正是时候,此乃晁卿之奏书,汝观之”。

    “诺”,太子行礼答道。

    只见两个太监抬着这份奏书抬到了太子身边,一卷一卷的把竹简递给太子刘启。

    刘荣看到这个画面内心很是无奈,此时造纸术尚未发明,写东西除了竹简,便是要用帛,成本太高。

    天子下发诏书之时,才会用帛,平日都是以竹简为主。当年贾谊向天子上《陈政事疏》

    “老师此策,能大大加强我汉朝对匈奴的防御,必能减少我大汉边地各郡的压力。”

    此时的晁错为太子家令,文帝命其教导太子自然是权术,驾驭百官及天下臣民。

    “谢太子殿下赞赏”,晁错见太子刘启带着他的长子前来,一看就知道是有事要说,这可能牵扯到皇帝的家事,便向皇帝告退离去。

    “儿臣刘启有要事启禀父皇”,“哦?何事要此时告知于朕”,文帝说道。

    太子刘启将刘荣之梦,向文帝讲述了一遍,文帝问道:“当真?乃是高皇帝显灵!”

    “刘荣,你说的可是实话”,贾谊虽然离京而去,但在京中,还是有人常常在天子身旁说他的坏话。此人便是——邓通。

    邓通此人是文帝之男宠,这也是一个让太子刘启憎恨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