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计谋当真是冠绝群轮,我大汉未用一兵一卒,便令匈奴损失十万骑兵,此后数年内,我大汉应外无边患之忧”。

    贾谊答道:“陛下,此计并非臣想出,而是另有他人”。

    “哦!此为何人,有此等大才”。

    贾谊笑道:“哈哈,陛下,便是皇子刘荣,当年在太子宫时,殿下便同臣讲过一段话,说是从一失传古籍得见,曰为:羌胡相攻,为国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此乃上兵之道。

    那日臣听闻匈奴消息,思虑之下,以此为据才得以得出此计,献于陛下”。

    天子刘启,已数月未到栗姬宫中去,固也无人时常提到过刘荣。这才想起,刘荣此时还在为孝文皇帝守陵,想到此处,心中,还真有些思念刘荣。

    立即便命王仡取来笔墨竹简,手书一封后,交于王仡,道:“明日一早,你速持此至霸陵传诏”。

    “诺”,王仡接过竹简将其揣入怀中。

    ………………………………………………………………

    时至今日,刘荣已在霸陵守陵近一年,这一年中,除那酒舍之事,再无别事发生,刘荣也勒的清闲。闲暇之时,还可率侍卫,至霸陵山中狩猎。

    期间,那侍从王声,为刘荣传来了许多京城之中的消息,虽并未有太多有用,但也令刘荣知道了朝中之局势,其中也有一重要消息,便是刘彘出生了。

    当然,朝廷对乌孙之事,其并未得知。

    正午之时,刘荣正在房舍中用饭,此时之人皆无午时用饭的习惯,但刘荣的本质确实一个现代人,每至正午便想要用饭,起初庖厨也有些疑惑,后来也是慢慢的习惯了。

    就在此时,王仡策马赶至,在霸陵外见到士卒,便道:“快去告知刘荣殿下,陛下有诏书传至”。

    闻此,那人便急匆匆的跑去寻找刘荣,“殿下,有人至霸陵传陛下诏书”。

    这么长时间内,从未接到过诏书,不想此时竟然有天子诏书来了,于是刘荣便起身前去接诏。

    “皇子刘荣接诏”。

    刘荣道:“儿臣刘荣在”。

    “大汉皇帝诏命,皇子刘荣守陵之期满,速速回宫”,接过王仡递过来的诏书,刘荣未曾想到,天子诏命竟如此简短,而且他这就要离开霸陵,回至长安皇宫。

    一路上,刘荣旁敲侧击的从王仡口中打听各种消息,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刘荣命王声在长安之中一年所打探的消息,还没有这一路之上王仡不情不愿说出的重要…………

    从王仡口中,刘荣得知了,天子采纳了贾谊的建议,行以夷制夷之策,令匈奴腹背受敌,损失惨重,数年内恐怕是没有心思再来侵犯汉境。说道此处王仡还说到:“殿下,昨日陛下宴请贾大人,若无贾大人提醒,天子都快忘了您还在霸陵之中,如若无此还不知您要何时才能回转皇宫”。

    闻此刘荣心中一阵暖意,心道:‘这近十年的师生之情,果真不是说说而已’。

    行至黄昏,众人便到了皇宫,王仡领着刘荣至宣室殿内复命。

    一入殿中,见到端坐的天子刘启,刘荣立即行礼,眼含热泪道:“父皇,您不孝的儿子刘荣,回来了”。

    看着跪地的刘荣,天子刘启心中也有些动容,开口道:“荣儿起来吧,许久未见,你至霸陵守陵几尽一年,且不过数日,便是元旦,朕便将你召回”。

    ps:汉初用的历法,元旦就是新年。

    刘荣跪地行礼道:“谢父皇”。

    “你为孝文皇帝守陵之事,如今天下人尽皆知,皆夸刘荣仁孝,到时朕自会赏赐于你。

    你且退下,前去拜见你祖母与太皇太后”。

    刘荣守陵之事,原只有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