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若是太过大意,一个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皇位争夺,这对大唐并非什么好事。

    所以,当今唐皇选择了沉默应对,是相当正常的现象。

    只是,如此一来造成的结果,就是大唐核心区域的关中地域,和西北边境之间的联系,陡然变得频繁起来。

    特别是那些世家门阀,显然很想在废太子所建立的基业中,也参合一脚。

    毕竟在大唐境内,世家门阀势力虽然强大,可在位的唐皇无时不刻,都在打压削弱他们的力量。

    此时的大唐,可是处于国力鼎盛,军力充沛的强悍状态。

    先皇和当今两任唐皇,手中掌握的权柄都不是说着玩的。

    尤其是军权,几乎牢牢把持在唐皇手里,世家门阀虽然不畏惧唐皇掀桌子,却也得会考虑真的撕破脸造成的严重后果。

    所以,分流部分族人和势力,前往废太子所建立的势力,自然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不仅是世家门阀,还有不少跟随大唐开国的将门之后,也有分流族人子弟,前往废太子所在势力的心思和行动。

    真要说起来,也是当初废太子的名声比较不错,能力也是相当出色的缘故。

    若非兄弟相残,当时长安上下谁都认为,废太子绝对是继承大唐国祚的最好人选。

    这些风潮,显然叫当今唐皇李治,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

    想生气却又不敢,不然传扬出去,谁知道会传出什么样的怪话,他可是不想变成长安官民口中的小丑。

    一个连跑到外域求生的兄弟,都不能容忍的存在,以后谁还敢托付忠心?

    李恪听到这些消息,忍不住轻笑出声。

    以他对当今唐皇的了解,怕是会感觉相当憋屈吧。

    只是这样的事情,根本就避免不了,除非废太子李承乾在外域另立基业失败。

    不然,李承乾立下基业后,总要和大唐有所往来,消息想不泄露都难,只是眼下就泄露得这么彻底,也是有些奇怪了。

    当然,李恪并不是很在意这些,和他的关系不大。

    反倒是受此影响,原本唐皇的试探之举,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原本被削减的供应份额全部恢复不说,还拿出了不少的皇室资源。

    “既然长安给了,那就好好收着就是!”

    面对管事道人的咨询,李恪摆手不在意道:“眼下,长安皇宫哪还有心思和咱们玩心眼手段?”

    只是,叫他没有想到的是,突如其来的一封书信,让他也感觉颇有些为难。

    书信是老四李泰这个扑街写的,意思相当简单,就是埋怨李恪这个三哥不够意思。

    竟然帮助老大前往域外另立基业,也没想到他这个扑街王爷身上。

    啧!

    先不管老四李泰是如何知晓其中内情的,单单这厮所写信中,那种不甘寂寞的心思跃然纸上,心思很大啊。

    最叫李恪感觉好笑的,信中那种埋怨的意味是怎么回事?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和老四李泰之间的关系,比和废太子李承乾还要冷淡吧?

    李泰可是中宫嫡子,一出生就备受关注。

    关键这厮还相当聪明,不管是讨好李世民的手段,还是自身的素质都相当不俗。

    不然也不会得到李世民的欢心,甚至一度起了争夺储君之位的勃勃野心,引得李承乾勃然大怒甚至要兄弟相残了。

    因为李泰的压力,李承乾不得不冒险发动兵变,最后失败被送到重阳宫软禁。

    而李泰也没讨到好,同样被先皇李世民送去外地软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