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选一出。

    老夫人看了几眼,没有直接选,而是问陆宁,你想听什么。

    陆宁随侍老夫人日久,也不客气,回答说她想听。

    老夫人便吩咐说:“就选这一出,昭君出塞,我也正想看呢。”

    而后,老夫人又问陆宛想看什么,陆宛回头跟母亲殷夫人商量几句,点了一出。

    老夫人觉得两出戏够上午演出的,就吩咐先唱这些,下午的等会再点。

    于是演员们开始在后台化妆,不一会的功夫,《昭君出塞》开始。

    李克定在陆宛身边坐着,四下都是陆家的人,总感觉怪怪的,很不舒服,戏看得无精打采。

    直到台上的昭君出现,李克定方觉得有些意味,仔细看那昭君,貂裘翠帽,杏脸桃腮。朱唇款动,开一颗樱桃;皓齿轻掀,露两行碎玉。湘裙紧系,恰像吴宫嫦娥;金莲缓步,浑如蓬岛仙姑。

    姿容俊美,和陆宛竟有几分相似,不由暗自对陆宛嘀咕,你看这个昭君,是照着你的样子画的装吗?

    陆宛轻哼一声,嘟起嘴来,嗔怪道,你就爱胡说,我岂能跟昭君比美,你要笑话我,也不挑个时候,这是要让我找个地缝钻进去么?

    陆宛在故意贬低自己,李克定坚持自己的意见,你也别这么谦虚,别说是台上的假昭君了,就是真的昭君,你也能比,而且不会输于她。

    陆宛心里高兴,面上难掩喜悦,说道:“你就会取笑我,真要是这样,你怎么会抛弃我的?”

    她一句话就把李克定问住了,这是李克定短板,因为他见异思迁了嘛。不论如何,是他移情别恋,不收信用,不仅打了李家的脸,也让陆宛难堪。

    李克定一阵羞愧,恰好台上昭君唱起一首《木兰花》,才抓住了李克定和陆宛的精神,二人遂聚精会神的听着:但听台上昭君唱道:“望昭君渐远,流粉泪,湿征鞍,塞雁南飞,行人北渡,无限关山。烟花顿成消索,问琵琶,今后与谁弹?惟有清风明月,教人怨恨长安。梨花不奈风寒,叶落粉香散。问长安,彩鸾人去也,想神仙,何日到人间?试问他愁知多少?投黑河,流水潺潺。”

    李克定听到这里,已然明白这出戏和其他的不一样,在这出戏中,昭君并没有嫁给单于,而是在去匈奴的路上,行到黑河的时候,投水自尽了。

    想着昭君的凄惨经历,李克定未免黯然神伤。

    陆宛看出他的情绪变化,悄声问道:“克定,你说昭君可怜吗?”

    “嗯,可怜,太可怜了。”

    陆宛又问:“你要是昭君,会投水吗?”

    “或者会的。”李克定不是女子,但他在心里想着,若是克静将来有这样的经历,我会如何呢?会赞同她为了清白,而投水自尽吗?

    可她是我妹妹,我怎么舍得她自尽呢?清白就真的比命还重要吗?

    李克定正为此犹豫的时候,陆宛说道:“你也别或许了,倘若我是昭君,一样会投水自尽的。”

    陆宛说的坚决,让李克定不由侧目相看,陆宛眼中蕴泪,忽而说道:“克定,我既然许给了李家,倘若李家弃我,我也会和昭君一样的。”

    这句话从陆宛口中讲来,让李克定大吃一惊。

    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如今的女子,尤其是陆宛这样在明仁大学上学的女子,还会如此想。

    何况嫁不嫁给李家,和王昭君出塞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情,昭君是被逼嫁给异族,不堪其辱,投河自尽,还情有可原。但陆宛只是和李家定亲,倘若婚事不能进行下去,好说好散就是了,哪有自尽的道理。

    李克定认为陆宛不过是一时情绪激动,才讲出不理性的话,就说道:“陆宛,你别这么想。嫁不嫁李家,哪有那么重要。退一万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