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别样的情怀,似乎李克定对昭君出塞有着特殊记忆,便问道:“这出《珍珠衫》戏你没看过,那刚才的《昭君出塞》你必是看过了?”

    李克定也没看过《昭君出塞》,他很少看戏,但听柳之思给他唱过《昭君出塞》中的一段,尤其对那首《木兰花》,他记得尤为清晰。

    陆宛这么一问,牵动了李克定的心,想起柳之思来,便做起赶紧离开陆家的打算。好在《珍珠衫》就要结束,且耐心再等一会儿吧。

    为了不讲出柳之思来,以免陆宛不悦,李克定撒了个谎,回答陆宛说:“《昭君出塞》嘛,我看过一次,不过是很久以前,都有些记不清了。”

    陆宛一笑,没有再揪着不放,而是问起珍珠衫来,“克定,你觉得王三巧如何?”

    王三巧乃是珍珠衫里面的女主角,说的是她的丈夫外出经商,他结识了英俊青年陈大郎,经人牵线,王三巧失身于陈大郎。半年之后,陈大郎暂时告别,回家乡去了。临别以前,王三巧把一件珍珠衫赠送给了陈大郎。但这件珍珠衫乃是蒋兴哥家的祖传之物,王三巧和陈大郎情浓之际,忘乎所以,竟然将珍珠衫相赠情郎,岂能不被丈夫蒋兴哥发现。

    无巧不成书,陈大郎离开王三巧之后,在一家酒楼之上饮酒,恰好遇到了王三巧的的丈夫蒋兴哥。

    二人饮酒之际,陈大郎讲起自己的情人,还拿出那件珍珠衫来给蒋兴哥看。

    蒋兴哥对家传宝物,岂能不识,一眼就认了出来。他明白,自己的妻子王三巧已经与陈大郎有染。

    蒋兴哥强忍怒气,回到家中,质问王三巧。

    王三巧拿不出珍珠衫来,端倪自然显露。

    蒋兴哥怒气难消,当即就给了王三巧一封休书。王三巧只好回到娘家,不久,便改嫁给了当地的吴知县。

    遭遇人命官司,王三巧为了解救蒋兴哥,就对吴知县撒谎说是自己的胞兄遭人陷害,让吴知县解救蒋兴哥。

    吴知县动用权力,救下蒋兴哥,替蒋兴哥洗刷了冤情,王三巧与蒋兴哥在内室重逢。

    得知真相的吴知县念王三巧和蒋兴哥情深,就让他二人破镜重圆了。

    陆宛问起王三巧来,李克定不知如何回答她才好,其实李克定对王三巧充满了鄙夷,但王三巧最后解救蒋兴哥,却又顾念了旧情。

    人嘛,难以用善恶简单评价,也难以用喜欢或不喜欢简单评价。

    李克定矛盾着说:“王三巧身为蒋兴哥的妻子,却与陈大郎有染,这是她的不对。但她最后救了蒋兴哥,也算有情有义吧。”

    “瞧你讲的那么勉强。”陆宛最是明白李克定的心思,所谓对症下药,陆宛现在对投人所好,已经运用的娴熟,“克定,王三巧实在不该和陈大郎有染,我是反感她的。如果将来我若做下这等事情,不用人质问,我就会自我了断。”

    “这。。。不至于吧。”李克定吃惊的看着陆宛,吞吞吐吐地说,“虽然此事不该做,但即便一时不智,做下了,也不至于要人性命吧。”

    “反正我就是这么想的。”陆宛坚定的说道,“我此言既出,就一定会做到。以前是我不懂这些,但我现在明白了。克定,如今河间府都知道你我定亲的事情,你叫我怎么办呢?”

    李克定万万没想到陆宛会这样问他,本来二人都讲好了,来到河间之后,便向家里提出退亲之事,但陆宛的话明明已经有反悔之意,让李克定有些措手不及。何况此事的确如陆宛所讲,河间府人尽皆知,一旦退亲,河间上下,必然风言风语起来,那些不好听的话,对陆宛可是天大的打击。

    李克定也不知如何是好了,“陆宛,你,我,你。。”

    他话也说不利索,陆宛清楚,她不能逼得李克定太急,那样容易弄巧成拙,就又安慰李克定,“你也别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