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不难猜到:”

    “凶手是想从原佳明手里找到什么东西,所以才用刀架住他的脖子,逼迫他说出那样东西的下落。”

    “没错。”林新一赞许地点了点头。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没有那么费劲,与平时在警视厅的工作比起来,现在他需要费力解释的地方少了很多:

    “凶手用锐器反复切割受害者颈部,却刻意控制了力道,只是割出了几条浅浅的表皮剥落。”

    “这说明凶手的目的不是造成身体上的杀伤,而是心理上的威胁、恫吓。”

    “这种伤在法医学上,被称为‘威逼伤’。”

    “而尸体上会出现威逼伤,就说明死者在生前,一定是完全陷入了被凶手控制的被动局面。”

    刀都架到脖子上了,受害者在凶手面前肯定是全然无力反抗。

    这不难理解。

    “可奇怪是...”

    “原佳明尸体被发现的时候,手里却紧紧握着一把镀银餐刀。”

    “凶手都已经把他控制住了,怎么会让他手里留有武器呢?”

    林新一提出问题,而降谷警官很快给出回答:

    “这不难理解。”

    “可能原佳明先生在被凶手控制的时候,正好就在餐桌旁边。”

    “他意识到自己绝对不可能被凶手放过,就在绝望中抄起桌上的餐刀,决定拼死一搏。”

    “而这也引得凶手扣动扳机,对其痛下杀手。”

    “不。”林新一摇了摇头:

    “原佳明先生被凶手用刀控制、威逼的时候,人并不在餐桌旁边。”

    “他是逃出了凶手的控制,跑到餐桌旁边,才被开枪射杀的。”

    “哦?”降谷零有些好奇:‘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开枪的距离。”

    按照降谷零的猜测,原佳明是在被用刀挟持的过程中,拿起餐刀反击,然后被凶手枪杀遇害的。

    如果是这样,那凶手直到开枪前都在挟持原佳明。

    他离原佳明的距离,他手中枪械与原佳明的距离,都一定近在咫尺。

    “但凶手的开枪距离,至少在3米以上。”

    “因为原佳明胸口中枪后喷出的回溅血迹,一直毫无阻碍地喷溅到了他身前2、3米远的地板上。”

    林新一指着现场照片里,那几滴分布在尸体前方,一直蔓延至数米之远的,看着毫不起眼的喷溅血迹。

    因为骨骼质地刚硬,不易变形扩张。

    所以当子弹击中骨骼之后,骨骼吸收能量,能量向周围传播,骨骼“地震性”震荡骨折,就会瞬间在局部产生皮下热气体、瞬时空腔以及反作用力。

    这就有可能导致,血液向子弹袭来的方向,向凶手所站的方向,回溅喷射而出。

    这个时候,如果凶手距离死者不远,甚至就站在死者身前。

    那从死者胸口回溅喷射出的血迹,就一定会被凶手的身体挡下一部分。

    “可现场的回溅血迹却没有被阻挡的迹象。”

    “这说明凶手开枪的时候,他的距离离死者足够远。”

    “但也不会太远。”

    “太远的话,子弹动能不足以形成这么明显的回溅血迹。”

    林新一想了一想,有些不太确定地估计道:

    “凶手开枪的时候,他和原佳明之间,大概有3~5米的距离吧?”

    “这...”降谷零悄然意识到了什么:

    原佳明生前曾经被凶手贴身挟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