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嵩走后,我更是下定决心要尽快增强冥港的实力,加强军备,积极应对有可能即将到来的战争。以前我是孤家寡人一个,打不过自然可以到处跑,但是现在手下有一堆人、一群鬼在跟着我吃饭,真是想跑也跑不了。况且,我也根本不想再跑了!

    汪守和讥讽鬼对有可能即将到来的阴军讨伐忧心忡忡,但我和柳寒是在地府待过的,深知阴军底细,心里自然更加有底气。其实仔细一分析,虽说明面上阴军的实力十分强大,但冥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抗击自保的把握。理由有三:

    一是冥港地处偏远,从地府派大军过来至少也需要两个月。长途跋涉,士兵必然疲惫,劳师远征,乃是兵家大忌,自古以来都是败多胜少。而冥港则是在本土作战,以逸待劳,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全部占据。

    二是如此长距离的作战,阴军的后勤补给和军械运输也必然存在很多困难,注定无法打一场持久战。所以冥港只要能坚守住阴军的第一波进攻,越往后优势就越大。

    三是地府如若真的决定了要派大军前来讨伐冥港,所需的军费开支也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在打这场仗之前阎罗王总得要好好考虑一下成本的问题,万一到时候即使打赢了仗,能拿到的好处也无法回本,岂不尴尬?

    所以综合考虑起来,如果我是阎罗王和日游、夜游两大元帅,更有可能采取的决策就是不派数量庞大的军队前来讨伐,而只会派一部分精锐阴军过来追求速战速决,或是兵临城下后采取威吓等手段迫使冥港屈服。

    假使是那样的话,从兵力上来说,提前做好准备的冥港倒不是全然没有一战之力。而且从王嵩返回地府,到阴军整备齐全出发,再到大军抵达冥港,至少还有大约四、五个月的时间,足够我根据现有的兵力和财力提前做好十足的准备了。

    盘算至此,一不做二不休,我便对外光明正大地恢复了本名,并开始大量招收来往的探险者和鬼修加入冥港的水陆两军,扩充兵员,将冥港的兵力增至一千。

    但是兵贵精而不贵多,这个道理我从军多年早就深有体会。那些水贼、鬼匪和一些小阴城的守军之所以在面对阴军的进攻时一击即溃,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以下几点:或是因为士兵平时缺乏训练,不懂打仗;或是因为士气低落,存在厌战情绪;又或是因为上下关系脱节,形同一盘散沙。

    但是,冥港的军队并不是像水贼、鬼匪这样的乌合之众,也绝不像其他小阴城那样养着一帮雇佣军性质的杂牌部队。针对上面那些问题,我从建军开始就对症下药,要从根本上避免出现。

    冥港的水陆两军,都是以我先前手下的水手为骨干建立起来的。得益于我和柳寒之前的严格要求和亲自带训,这些骨干的军事素质相当不错,作战经验也足够丰富。因此,只要抓紧督促手下军官加强操练,士兵们的战斗能力就不会太差。

    又由于冥港的军官们都是由我亲自挑选的作风正派、治军严谨的骨干担任,这一支全新的部队断然不会出现类似于阴军那样腐败横行、裙带关系复杂的顽疾。上下关系畅通,便能令行禁止,指挥起这支部队来才能如臂使指。

    最后一点,冥港水陆两军之中,鬼修的数量占到了九成九,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从鬼奴解除奴籍后加入进来的。冥港与其他阴城最大的区别之处就在于,我这里不蓄奴,人和鬼一律平等。所以,这些鬼修必然不希望冥港陷落,否则自己很有可能就会再次被充为奴隶,遭人奴役,这也使得全军官兵的根本利益已经和冥港牢牢绑定在一起。

    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让鬼修们打心底拥护我的统治,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起它们的积极性,全力奋战,保卫冥港不受外敌侵略!

    除了整军备战之外,冥港的防御工事也得进一步加强才行。通往河口镇的小径入口处以及港口区,我又再次投入资金加固和兴建了一些城防设施,增加兵力驻守。同时,城内也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