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得罪不得一跳三尺高。适才真是领教了这臭脾气。不过宋翔却也理解方子安。堂堂探花郎落得如此地步,恐怕方子安的心情糟糕透顶。自己还去问他和夏良栋的关系,也难怪他多心。他和夏良栋之间怎么可能和睦?一个是读人,一个是兵油子粗人,格格不入的两种人,怎么可能是一路人。夏良栋怎可能跟这个主薄打成一片,方子安这样的自视清高的骄傲的读人也自然不肯自降身份。慢说夏良栋不可能叫上方子安出来喝酒吃饭什么的,就算他叫了,方子安怕是也宁肯在家读写字也不肯跟他们混迹在一处的。自己也是读人,对此感动身受,完全能够理解。方子安的反应仔细想想其实是正常的反应,反而可以打消疑虑了。

    方子安大步离开现场,心中其实担忧更甚。这其实便是昨晚他一开始不肯太过极端的原因。本来既然夏良栋已经生出杀心,自己也应该针锋相对才是。可是大量杀戮造成的后果往往便是大量的疑点。并非是杀了人便可一了百了的。自己已经尽可能的放火毁尸灭迹了,但是太多的人命的死伤还是会引起巨大的怀疑。很多事其实不是逞一时之快便了事的。

    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想办法解决此事。这个宋翔是个极大的危险,若是他继续查下去的话,怕是真的会被他查出些什么,那便麻烦了。

    方子安回到衙门时已经是晌午时分。刚进院子,王进便匆忙迎出来到:“大人,大人,火政官郑大人来了,在后院公房等着您呢。”

    方子安愣了愣道:“火政官郑大人?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有一会了,等了好一会了。快去吧。”王进忙道。

    方子安点头,快步往后进公房处走,边走心中边想,看来上面已经知道消息了。这么大的事自然不可能不知晓。这位火政官郑大人来此怕是要询问到底事情的真相如何。不过,他大可派人询问,为何亲自来此呢?

    方子安进了后进,一眼便从长窗处看到了一个高高瘦瘦的身影在公房之中踱步。那人身着绯色官服,大宋六以上着绯色官袍,四以上官员着紫色官袍,可见这位火政官郑大人的官阶不是应该不是四就是五,那也是朝中高官了。方子安虽然没见过这位火政官,但是早就知道他的名字,毕竟是上官。此人名叫郑榭,主官火政已经很有年头了。属于京城禁军之中资格较老的将领。所谓火政官,管辖的是大宋各地的关于放火救火的防隅军和各项事务,权力也自不小。光是大宋各地的防隅军便有四五千人,都归他所辖。

    “下官方子安参见郑大人。”方子安快步上前,躬身行礼道。

    郑榭快步上前道:“方主薄,莫要多礼。”

    “多谢大人。”方子安站直身子道。

    郑榭看着方子安沉声道:“方子安,本官早闻你名,一直说来见见你,一直没腾出空来。今日,可算见到了。”

    方子安沉声道:“不敢,下官一介微官,怎敢让大人牵挂在心。”

    郑榭双目炯炯看着方子安道:“那可不是这个话,你是我火政衙门第一个殿试一甲进士,那是我们火政衙门的光荣。本官知道,这对你而言或许心中有些不高兴,但对我火政衙门而言,却是朝廷重视的表现,是值得高兴的。本官一直想来跟你谈谈心的。”

    方子安拱手道:“大人不用多虑,下官并无不快。”

    郑榭点点头道:“这事儿回头再说。此次本官来,是想问问昨夜发生的事情的。本官接到禀报,说夏良栋夏大人昨晚死于大火,是也不是?”

    方子安忙道:“禀报大人,下官刚刚从火场回来,恐怕这消息是真的。虽然尚未最后验证消息的准确性,但是几乎可以断定夏大人死于昨晚的大火了。不但如此,据下官听临安提刑司的人说,恐怕我临安防隅军衙门死于大火的不止夏大人一人,那些死者中怕是大部分都是我们防隅军衙门的人,是夏大人的手下随行人员。”

    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