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这可太难了。

    特别是随着管理斯波忠基金的奉行们对程序越来越熟悉,她们迟早会在整个流程中找到无数的漏洞,让监督变得越来越困难。

    义银能做的,就是加强监督管理,减少中间环节,尽可能不给她们机会伸手。而年金的发放,就是一个肉眼可见的大漏洞。

    斯波忠基金发送的年金是粮食,虽然此举是体恤姬武士需求,但也给发放年金制造出了巨大的麻烦。

    粮食的运输,存储,发送等等环节,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巨大的耗损,这其中就有无数的空子可以让人钻。

    义银急切想要推行粮票制度,就是意图堵住这个显而易见的大口子,完善制度。

    大熊朝秀的办法相当有效,粮食集中在粮仓,姬武士凭借粮票前来兑换粮食。

    因为是自取,姬武士一定会量力而行,想办法减少耗损。出了粮仓就不再是公粮,而是自己的私粮,没人舍得浪费。

    公粮只存在于粮仓内,监督管理就可以从严控制,减少奉行们上下其手的可能性。

    如果斯波忠基金也使用粮票制度,只需在近幾,尾张,关东三处斯波领建立固定的几个粮仓,允许姬武士兑换粮票,就容易监督了。

    义银柔声说道。

    “粮票这种新事物的扩大化使用,都会有一个过程的。摸着石头过河,总会付出一些代价。

    我们要看到它的长处,而不是因为它可能存在的问题,就踌躇不前,弃之不用。

    大熊姬,即便斯波忠基金学着推行粮票制度,我也会让石田三成那边因地制宜,小心谨慎得慢慢放开,你不用太担心。”

    义银把话说在前头,摸石头的代价自然是由斯波忠基金承受,不会怪罪到大熊朝秀这个粮票制度创建者的头上。

    可大熊朝秀还是不安心,她取出一张粮票,双手递给义银,恭谨问道。

    “津多殿,您觉得这张粮票如何?”

    义银接过抖了抖粮票,扫了一眼,随口说道。

    “不错,质量很好。”

    大熊朝秀跟了一句。

    “您觉得,它容易仿制吗?”

    义银面色一凝,仔细看起来。

    这张粮票的纸张特别,应该是用越后国内的上品。印刷的雕刻精湛,应该不好模仿。纸上还盖有印信,应该是要验印后才可以兑换。

    他点头说道。

    “你是很用心了,纸张,雕版,印信,都很独特,不好模仿。”

    大熊朝秀叹道。

    “不只是如此,这纸上的字还有秘密。例如这个粮字,最后一笔故意上翘,就是为了防伪。”

    义银看了一眼,果然如此,不禁点头赞许。原来粮票上还藏有密码,做得很是认真呀,让他更有信心了。

    “做得好,我很满意。”

    大熊朝秀苦笑道。

    “津多殿,即便我制作的如此小心,适用范围和发行量都还不大,使用时间也才开始一个冬天,可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假票。”

    义银神色大变。

    “什么?”

    大熊朝秀感叹道。

    “只凭这薄薄的一张纸,就可以换到真正的粮食,那可是可以裹腹的粮食呀!

    关东大旱两年,今年的前景似乎也不见好转,可谓三年大灾,粮比金贵。为了得到珍贵的粮食,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发生的呢?

    纸难找,也还是有的。雕版难刻,印信难寻,总有好师傅手艺过人,能够雕琢。即便存有密码,仔细观察对比,亦能发现一二端倪。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