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关八州东部土地,用几年时间将整个关八州之地纳入关东侍所的管辖范围。

    义银原本想着让关东侍所自己玩去,他不要插手其中,利用这次十拿九稳的征伐,磨合大评议的制度,让新的关东体系走向成熟。

    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义银的脸都要被关东侍所那些贪婪的家伙抽肿了,那些人根本不走寻常路,只占便宜不吃亏,简直是混蛋!

    关东侍所用最愚蠢最粗暴的办法对付东方之众,自然迎来了东方之众最剧烈最激进的反抗。

    而义银呢,他就是倒霉的政治泄压阀!

    关东侍所胡作非为,东方之众怨气冲天,那就找关东侍所打去!决议是大评议投出来的,又不是我下令决定的,干我斯波义银p事啊!

    东方之众的贸然出击,已经打乱了义银的政治谋划。而佐竹义重果断跑来投降,更是给义银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在义银的构想中,大评议制度必须走向成熟,贵族共治的良好运行能帮他省很多事。

    岛国政治历来就是两头重,近畿与关东两个大体量的经济中心,时时刻刻在产生分裂对抗的可能。

    镰仓幕府对抗京都朝廷,镰仓足利家对抗足利将军家,这都是岛国历史上统治者的血泪教训。

    在义银统一天下,完成斯波神权,神裔家族的政治体系之前,他必须牢牢控制住近畿与关东两头。

    关东侍所体系是义银比较满意的政治财富,贵族共和自治也许不是最优解,但也绝对不是最差的。

    理论上,共议制度足够稳定,虽然免不了内耗扯皮,但平时小矛盾都在商议中发泄出来,就不容易积累大矛盾,闹出大乱子。

    可现实远远比理论搞笑得多。

    关东侍所诸姬贪婪东方之众的领地,干脆把东方之众踢出大评议,然后通过决议讨伐东方之众。

    关东侍所一吃到底,东方之众没有渠道讨价还价,这矛盾就积累到无法调和,最后全部发泄到义银身上来了,义银冤不冤?

    好在义银这个泄压阀足够强劲,硬是抗住了压力,现在东方之众发泄到腿软,直接跪了,又引申出新的麻烦。

    义银希望关东侍所通过协商,合作,讨伐,用几年时间慢慢消化到东方之众在下野,常陆,上总,安房这四国的势力。

    政治上形成成熟的机制,军事上形成合作的共识,财政上形成统筹规划的预案,让关东侍所成为可以独立良好运转的新政治体系。

    东方之众主动出击失败,重挫士气,讨伐东方之众的战争时间一定会大大缩短,已经让义银的政治图谋难以达成目的。

    而佐竹义重这一跪,更是把义银的如意算盘砸在地上,又踏上好几脚。

    在义银的期望中,东方之众在事不可为的局面下,应该选择撤退收缩。

    就像是里见义尧的选择那样,跑回根据地负隅顽抗,佐竹回去常陆,宇都宫回去下野,反正你们还得当这个坏人恶人,抵抗到底。

    只有这样,关东侍所对于东方之众的讨伐,才能继续正常运行。即便难度大不如前,但至少走个过程,打个一两年,锻炼锻炼体系。

    可现在,佐竹义重这个东方之众最强悍的头号大佬一跪,马上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东方之众那边很可能要引发恐慌,一旦形成早投降少受罪,晚投降倒大霉的骨牌效应,东方之众讨伐战可能就没必要了。

    敌人都投降了,躺在那里任人宰割,那还讨伐个p,那叫做接收!

    最让义银头疼的一点,还不是讨伐战的无疾而终,而是关东侍所各家在这次战事中没有功劳,连苦劳都没有!

    仗几乎都是义银一人打的,蒲生氏乡在小金城稍稍吃了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