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崩溃,沦为废人了么?”

    “情报是这样没有错。”秦广王淡声道。

    都市王更疑惑了:“那为什么还有人要杀他?而且是在这么多年后,而且还要请我们出手?”

    “这就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了。”秦广王道:“我们拿钱办事而已,并不需要追究客户的意图,也不必在意客户的底细。”

    泰山王头疼得敲脑壳:“等等,你们说的伐卫之战是什么?景国为什么要伐卫国,那不是它的属国吗?”

    秦广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无须在意,那并不重要。”

    相较于那些个只懂得杀人的莽夫,卞城王熟读史书,当然知晓伐卫之战的重要性。

    景国自建国之日起,就是现世第一强国。多年以来雄踞中域,可以说开创了国家体制大兴的时代,在某种程度上主导了人道洪流。

    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万邦服焉。

    前有“唯楚不臣”,后有“五国天子会天京”。

    一座离原城伏尸无计,景牧大战打得轰轰烈烈;姜述朝堂披甲,要与姬凤洲天子倾国……这些也是并不久远的事情。

    就连中域这个向来被视为景国后花园的基本盘,也绝不总是风平浪静。

    景国伐卫之战,或可视作这么多年景国雄踞中域而受诸方挑战的缩影。

    彼时的卫国可不似今日,可称得上是兵强马壮,人才鼎盛。国力之强,傲视诸边。甚至于出现过梅行矩那般孤城拒天妖的英雄人物。

    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站着三个庞然大物——牧国,勤苦书院,仁心馆。

    卫国的崛起,是牧国南下传播神恩的战略,撞上了勤苦书院、仁心馆两大顶级宗门扩张影响力的意图。诸方一拍即合,卫国一飞冲天。

    迅速膨胀的卫国,当然不甘于仅为道属,不甘心年年上贡宗国。不仅有脱离道属之心,更一度开始侵吞天马原。

    就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爆发了。

    景国以殷孝恒为帅,诛魔军为主力,直接大军开到了卫国,乃至于打上天马原。

    最后筑京观、屠大城,令尸横于野,血染高原,杀得卫国人口只剩四成。

    牧国一度缄默,并未能兵出草原。

    仁心馆当时最有名的医道真人自杀而死。

    勤苦书院也闭门三月之久。

    那已经是道历三八九八年的事情了。

    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卫国已经从一度有染指天马原之野望的区域强国,变成了如今中域诸小国中最弱小的那一批,安安分分地给景国养起了凶兽。

    说起来,景国伐卫战争,和第一次齐夏战争,时间相差不过十年。论起杀人,殷孝恒可比重玄褚良还要残忍血腥得多。但后者得凶屠之名,前者卸了甲,还是风度翩翩的道门真人。

    此即昔时景齐之势的体现,天下话语权,都在景国手中。

    “这次任务难度很高。”卞城王不带情绪地评价道。

    “所以价钱也开得很高。”秦广王耐心解释:“这个游缺杀人如麻,身上血债累累。你的规矩虽然很麻烦。但他也的确有取死之道吧?”

    众所周知,卞城王的规矩有两条。

    其一,他只接他愿意接的任务,只杀他想杀的人。

    其二,他觉得杀手应该有杀手的矜持,不喜欢同事们不拿钱就杀人。

    第一条规矩还好说,毕竟只是靠自己实力争得的自由。第二条就有点过分了,管自己还不够,竟然还规束起其他阎罗来。大家来做杀手,难道是为了被谁教育规训的吗?

    但秦广王也早就说过,他尊重任何人的癖好。允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