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今年给大臣们赐的福字,全都是唐时锦写的,然后唐时锦叫了平儿安儿和两个小太监,去万年宫给那些老宫妃送福字,然后把这几年发生的事情,跟这些老宫妃们聊一聊。

    除了年年赐的自己人之外,她还给温撷秀和唐隋珠也赐了。

    京城里聪明人多的是,赐福字什么的,不知道多少人盯着,这么一赐,大家心里就有数了。

    炎柏葳想让她跟他一起去大朝会,唐时锦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去年去是因为想看歪国仁,今年虽然也有歪国仁,但是一点不新奇了,主要是,她今年有了响当当的名号,几乎所有人都会以为她一定会去……那她就偏偏不去,就会显得不恋权到了极点,这些文人的好感度,登时就能上升一大截。

    百益而无一害好么?

    所以皇帝陛下只能自己去了。

    这年头航行不易,外邦使团整年都往返于上邦和自己国家之间,这并不夸张。

    而且因为这会儿的海上航行,对风向的依赖比较大,所以被派到各国的使团还没回来,大多要到明年六到九月份左右,所以来的人并不多。

    按部就班的过了大朝会,皇帝陛下趁着几天的空档,给六小只挑伴读,每人只挑了两个,但因为二皇子要跟桃成蹊出门,所以他的暂时没有挑。

    至于小天佑,也给他挑了文武师傅,正式开蒙。

    转眼就过了十五。

    正月十六,桃成蹊一行人低调离京。

    连同太子都来送了送,五小只更不用说,一个个羡慕的小眼儿发红。

    教育部也正式下了征文大比的告示,时间为一年。

    归开甫那边,是桃相写信过去拜托的,江南那边,唐时锦给薛凤连写了信。

    结果两人事先没商量,前后脚的工夫,炎柏葳又下旨让薛风连回京述职,也好几年了,这是要调回来了。

    还没等薛凤连动身,炎柏葳又下旨让他安排好了再来,等三月再回京述职。

    薛凤连:“……”

    这架势妥妥是二帝争锋,但薛凤连是个狐狸,对这两人看的门儿清,简直哭笑不得,只能认命的去给她安排。

    这对他来说倒是简单。

    江南多大儒,别说找一个了,找十个都行。

    所以薛凤连找了三个,让他们联办,主题很简单,就忠君爱国,让大家自由发挥。

    但是时机要找好,例如现在教育部已经下了告示,那归开甫那边,至少要到二月底三月间,才能跟风,而他们跟归开甫前后脚,或者稍早一点都可以。

    也就是说,既要跟紧朝廷的步伐,又不能抢了教育部的风头。

    安排好了,薛凤连才动身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