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会打架不一定是好事。”

    桃大郎道:“但是他年纪渐长,以后就没法小打小闹了。”

    这话倒也没错。

    年纪小,做些什么,旁人也不会在意,但年纪渐长,再这么厮混下去,那这个人在旁人眼中,就是个二流子了。

    可是,这么半大的孩子,学武,确实不一定是好事。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如果这些孩子一直胆小怯懦,畏畏缩缩,哪怕不能成大器,却也起码不会惹大事。

    但如果学了武,内心膨胀,难保他们不会生出什么收保护费之类的心思。

    如果学了为恶,那还不如不学。

    江必安皱眉沉吟。

    半晌他才道:“你再看看吧,全教是不可能的,你看看那个卫多糖心性如何,若是行,就单独教他几招。”

    桃大郎道:“你不是说没有救命三招么?”

    江大人觉得,他都习惯了唐时锦这一拨人的促狭画风了,淡定的回了一句:“这不是救命三招,至多算保命三招。”

    一边说着,有人敲了敲门。

    这都大晚上了,谁啊?

    江必安就出去开门,稍微改扮的吴不争在外头,一本正经的道:“信政司,有人给你们送信,你签收一下。”

    江必安十分淡定的道:“多谢。”一边就接了过来。

    吴不争双手抱着他的手,用气音无比缠绵悱恻的道:“江哥哥,几日不见,我想死你了!!”

    江大人眼皮都没抬一下:“我看你也没死。”

    天天在他眼皮子下头晃悠,还几日不见,他直接一把抢过信,无情的关上了大门。

    本来大家为了省钱没点蜡烛,但既然有信,就把蜡烛点了起来,还点了两根。

    然后拆信。

    这信做的完全像真正信政司传的,封的严严实实,拆开来四封信,全是唐时锦的笔迹,分别写着,江大山收、江二山收、大宝收、小宝收。

    学霸小太子一下子就认出了字迹,欢喜道:“阿娘的信!”

    学渣小天佑跟他娘一样,根本认不出字迹,听了也很开心:“给我看!给我看!”

    于是江大人淡定的把信一分,各人看各人的。

    唐时锦对孩子,有一些自己的小坚持。

    就类似如今这种情况,是个人给孩子写信,也会让大的照顾小的,让小的听大的话。

    可是她就觉得不要这样。

    她倒不是觉得不该有兄弟情,而是她觉得,他们尚未到需要“兄弟并肩做战”的时候,谁还不是个宝宝了?

    所以在这个阶段,他们应该抓紧一切时机吸收外界的信息,努力完善和成长。

    所以她的信,也是这个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