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桃成蹊瞥了她一眼,一如既往的傲娇。

    好像不管经过了多少岁月,桃六郎永远是一个不变的存在,一看到他,就会想起当年,他穿着雨过天青色的竹纹袍子,缘着小径慢悠悠走下,含笑拱手,音色如琴:“小生桃陟遐,字成蹊,唐小娘,久仰大名。”

    唐时锦看着他,忍不住笑了又笑。

    他懒洋洋道:“我一路听着你风声水起,招兵买马,女状元戏文传唱天下……我当年这可怜的探花名头,如今在圣上面前,估计是讨不着饭吃了!!”

    唐时锦笑出声。

    让他配合着唱了个戏,时隔这么久了,桃六郎居然还记得!!

    唐时锦心情好,甜言蜜语:“怎么会!桃六郎永远是天下第一棒,无可取代、独步天下、一骑绝尘!!你是一座空前绝后、举世无双、登峰造极的桥!!永远不会有后桥能超越桃六郎!!”

    桃成蹊听她提起桥,也想起了之前的事情,忍不住笑了起来。

    唐时锦跟儿子亲香了好半天,桃成蹊也换了衣服,在宫里歇了一晚上。

    一直到第二天,炎柏葳才招了朝臣和张居正,听着桃成蹊细说这一路的见闻。

    桃成蹊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他的描述也通常带着情绪,所以加倍的感染人。

    桃成蹊这一路,虽然在唐时锦的提议之下,选了一条比较任性的路,但根本上,还是为了视察扫盲班、国恩学堂等等的进行。

    他是一路暗访走过去的,所见所闻,尽皆真实。

    好在情形还是十分可喜的。

    国恩学堂就不用说了,因为是财神爷唐时锦的生身之地,所以茂州的百姓,认为这个就像是富贵的人回乡办族学一样,是财神爷给家乡人争取到的福利,所以百姓们都极其配合,极其拥护,而且十分的感恩。

    各处的官员也都十分上心。

    所以不管是建筑进度,还是之后的投入运行,都非常的快和好,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到处都是背着小书袋的学童,处处可闻琅琅读书声,这种人文环境,是真的无可取代的。

    所以这个地方,除了唐时锦的威望远比炎柏葳这个皇上要高之外,其它全都没问题,好极了。

    桃成蹊对这一点也都是照实说的,并没有掩饰,好在炎柏葳并不介意。

    桃成蹊想起来,转头笑道:“锦儿,你知不知道,怀瑾他们用信政司运桌椅?”

    唐时锦还真不知道:“这么物尽其用的么?”

    “嗯,”桃成蹊笑道:“因为他们刚在盖学堂的时候,信政司其实是刚建到茂州,然后怀瑾他们就用信政司运书,毕竟这边雕完版,直接印,比一地一印还要方便省力。信政司当然是运的又快又好,最后怀瑾用顺了手,时不时的连桌椅都叫他们运,而且还无师自通的创出一个短程的运法。就是叫木匠铺子守的人,叫了信政司的人来,现场运走。哪怕是邻县这一种,他们也不用找马车什么的,方便的很。只有砖石这种,运费太贵,就没叫他们运了。”

    唐时锦抽了抽嘴角。

    行吧,同城快递都叫他们整出来了。

    不过信政司前期反正也要打信誉,量只要上去了,成本就会降下来,听说现代的快递公司给商家的运费一般是一块四,其实还是很便宜的。

    然后桃六郎又说起了扫盲班。

    国恩学堂毕竟是一地之事,扫盲班却是全天下都在进行。

    国人对于你有我没有的事情,是非常敏感的,而读书人对于名声也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各处的读书人,对于参与扫盲班,都十分的积极。

    当然了,肯定有那种字儿没认几个,却优越感爆棚,觉得这些泥腿子全都矮他三分的……但这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