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种子,之所以选中江南,是因为江南人杰地灵,气候温度适宜种种……

    总之这件事情,不是庆泉侯的事情,也不会占上庆泉侯的财运,请大家不必刻意多占,因为还要向周边推广,所以是三年之内,是不能借此良种牟利的……种种。

    而此事,签了契书之后,就不允许有变化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想清楚。

    另外,每张契书都需要里正和县令担保,若出了问题,三人都将受严惩!

    几个县令都被她修理过,加上一大伙锦衣卫虎视眈眈,无不战战兢兢,说的无比细致,解释的无比清楚。

    然后几个司吏一字排开,开始签契。

    起初大家都不敢上前,毕竟一众锦衣卫明显晃的杵在那儿,腿都吓软了。

    但是这也架不住,他们带来了新粮的样品,这些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见就知道好坏,于是有人一咬牙就上去了。

    一个带了头,其它人也纷纷上前,司吏也都难得的好脾气,有报的田地多的,也都劝说一二,表示你想为国为民是好事啊,但是上头还是希望新粮能多种几处地方啊……

    于是这些人改口也改的没什么负担,毕竟,新粮好是好,又不许敞开吃,卖出去又不赚钱,何苦来?

    不远处,有两人遥遥看着这边。

    一人道:“这位以前看着,是个聪明知趣的人,不想现在看来,居然是个真君子!千辛万苦的弄这么一遭,却是为何?”

    另一人道:“堂堂的江南黜陟使,带着锦衣卫同知,和两千的锦衣卫,可不就得横着走么?”

    “横着走?”先前那人轻笑一声:“智伯瑶当年也嚣张的很,到头来难免三家分晋!”

    “不一样的!她的财运在身!她禀承天命,自然可以有恃无恐!”

    那人沉默许久:“这些锦衣卫,倒是真肯听她的话!”

    “有江护在,自然听话。”

    他一边说着,顿了一顿:“说起来,唐时锦自己,去了哪个县?”

    “听说去了六合县。”

    唐时锦带着王四郎,去了六合县,还别说,苗县令在当地的民声还不错,然后他十分慷慨激昂,又涕泪交流的感激了皇上和她,然后又按她的要求讲解了,就开始签契了。

    唐时锦负了手在旁边看着。

    苗县令走过来,用一种看到失.足少女回头的眼神儿,看着她,微笑道:“侯爷!今日见到侯爷如此,才知道侯爷当真碧血丹心,一心为公!一心为民!那一日下官还曾误会了侯爷,还请侯爷不要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