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来啊!

    几个人低声讨论,继续完善。

    吴不争道:“师叔,你这个,我能摹一份吗?”

    唐时锦道:“可以,但是你那边管控也要严格。”

    “我明白的,”吴不争道:“我只是觉得你这个分布也太厉害了,看着不算稠,却面面俱到啊!”

    唐时锦笑道:“因为我有人手啊!我这种想法,只有人手足够才能做到的。”

    “倒也是。”吴不争道:“可是你弄这么麻烦,过了这段时间,不就没用了?”

    “不啊,”唐时锦道:“一直有用啊!信息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不管是对于政治还是经济,都很有用,我希望将来,怎么说呢……政通人和之时,能以国之名来做生意,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花晟林看她神情,忽然道:“希望那一天,早点来吧!”

    唐时锦笑了一声,叹息着点了点头,戚曜灵道:“后天是师父的生辰,师父……”

    唐时锦打断他:“没心情,什么都不要。”

    戚曜灵点了点头,也没再劝。

    于是陆续送过来的礼,不管是谁的,府里全都拒了,直接就说不庆祝。

    如今哪一级官员,不趁着冰炭生辰,各种名目,大肆敛财?

    她这可倒好,说不庆祝就不庆祝,说不收就不收……却又不至于遭人忌讳,因为她不光是不收礼,也不结交啊,总的来说,还是任性。

    倒是有不少官员,悄悄松了口气。

    一到冬日,不少官员回京述职,如今唐时锦赫赫扬扬,赶上她生辰,不送礼肯定不行,送轻了拿不出手,送重了又囊中羞涩,可她自己不收,就轻松多了。

    于是大家就按着以往的门路,各自托关系谋缺,不少人就来找“萝卜郎”。

    别看赵中成只是一个员外郎,很不起眼,其实越是这种人,越能办大事。

    吏部是干嘛的?吏部“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

    也就是说,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要是里头没人,就光一个述职文书,就能叫你跑上十回都能挑出毛病来,就算没毛病,泼半杯茶上去你还是得重写……就算终于合乎规程了,上去之后三年两年没回信儿也很正常。

    所以要送礼。只要礼到了,总能谋到缺儿。

    萝卜郎这边,算是比较“划算”的门路了,有官员照例拉了两大车萝卜,大大方方的送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