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意,所以小师伯才会收……而且上上个月时,小师伯还出门去见了他的父亲,回来说他父亲很厉害。”

    唐时锦问:“他父亲?朝臣吗?”

    “对,”汤莲生道:“现在是国子监司业。这个人挺有意思的,据说他当年在翰林院,上过一封奏折,叫《论时政疏》,没人理他,他就再没上过一次奏疏,然后第二年就休了病假,一休就是五年,五年之后,又回了翰林院,然后就一直没再冒头,但是听小师伯的意思,似乎是很有想法的一个人。”

    唐时锦问:“叫什么?”

    汤莲生道:“张居正。”

    唐时锦险些被口水呛到,瞪大眼睛:“什么?”

    “张居正,”汤莲生道,“他们当地很有名的才子,据说他出生之前,其祖父梦到月下白龟,所以给他取名叫张白圭,后来科举的时候,当时的知府很赏识他,给他改名叫张居正的。”

    唐时锦沉默良久:“你把他那个啥疏给我找来,还有文章什么的,也找些来。”

    汤莲生应了一声,就出去给她找了一些过来。

    等炎柏葳来了,她就一股脑的拿给他看。

    炎柏葳一看之下,就不由得赞赏:“不错不错!血气壅阏、臃肿痿痹,倒是十分犀利……此人如此年轻时便有如此见识,必是治国之才!这人如今在哪?”

    唐时锦道:“国子监。”

    炎柏葳笑道:“这奏疏虽好,却不是你喜欢的那种好,你这表情是怎么回事?”

    唐时锦把嘴巴贴到他耳边:“在我所知的历史中,这个人,被称为救世宰相、智慧象征、三百年唯一的政治家……”

    炎柏葳挑了挑眉,看着她。

    唐时锦羞愧的道:“我只知道这些皮毛……啊啊啊!”她捂住脸,超悲愤的道:“主公我对不起你,我好后悔,我当时为什么不好好学历史啊!不然我就可以告诉你更多了!预知什么的多么爽啊!!”

    炎柏葳简直笑的不行:“不要紧的,夫人,不知道也是好事,你就算告诉我再多,我也是要亲自去查的。何况,咱们是书写历史的人,不必拘泥于历史。”

    唐时锦默默的放下了捂脸的手。

    对,我觉得你说的对。

    炎柏葳第二天就召见了张居正,聊了很久,然后就下旨把他调到了吏部。

    回来就跟她道:“谢谢我的神仙夫人,有求必应,我的吏部尚书有了。”

    唐时锦看他嘴角带笑,一派轻松,心里忽然一酸,轻轻的伸手,拍了拍他的头。

    炎柏葳挑眉:“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