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召人商议商议?”

    “先别急,”唐时锦道:“你这个时候找人,那些文人,铁定会叨叨很多话,但是我让六哥写文章了,等文章出来,能打消很多文人的偏见,到时候你聊起来就容易一些。”

    炎柏葳笑着拱了拱手:“多谢仙妻,不但给指路,还给送一程。”

    “不用客气,”唐时锦道:“身为学渣能有机会为难老师其乐无穷。”

    她怕带坏他儿子,只说了“身为”两个字,后头全是哼哼唧唧含含糊糊,炎柏葳居然听的完全无障碍,连连失笑。

    甜宝从小经常被他爹带着与人议事,他很明白议事的时候应该安静,所以两人说话他就瞪着一双黑溜溜的葡萄眼,静静的听,一点也不闹腾。

    一直到唐时锦哼哼,这小机灵鬼儿,立刻就觉出不对了,伸着小手儿,对他爹指她:“嗯?”

    这个时候了,他还记着不能说话。

    炎柏葳笑着亲了亲儿子发顶:“你阿娘闹呢,甜宝不要学她。”

    甜宝直点头儿:“甜宝不学。”

    小胖子皱着小眉头,模仿他爹平时的严肃表情,真的可爱到犯规,唐时锦过去叭叽亲了儿子一口:“那阿娘改了行不行?”

    她就把儿子抱走玩去了。

    隔天,桃成蹊就叫人把文章送来了。

    桃六郎写文章,就像从树上摘果子一样的容易,哪怕是她的命题作文也是一样。

    虽然他这一回写的文章,不是安民书那种直白浅显式的,她有的地方看不大懂,但是文人却反映颇大。

    炎柏葳顺势提出了“师者令”。

    因为之前武举的事情,戚曜灵已经上过书,朝议也过了,所以师者令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就顺利的通过了,然后就是令吏部慢慢的拟定细则。

    唐时锦过去找王慎行,想着再提提“国库券”的事儿。

    她这几天才腾出手来,把国库的帐盘了盘,发现炎柏葳真的比她想的还要穷,打仗募军什么的,也比她想的还要费钱,她赚的这么快,都赶不上他用的速度,所以推行国库券,不失为一种应急之策。

    她一路走一路沉吟。

    正走着,就听到两个人说话。

    “桃六郎的文笔,还是不够中肯。”

    “确实如此,本就是个孤高之人,受伤之后,文笔益发偏颇了!”

    “篇篇檄文,字字如刀,毫无风度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