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接过来一目十行飞快的看着,那书页哗啦啦的翻着,只是偶尔会停留两息,然后继续又翻,没多少功夫,这厚厚的一本账簿他就看完了。

    董康平又瞟了他一眼,心想这小子写诗词文章可以,对这账目之事可就外行了。

    “按照这本账簿的记载,其中最大的两笔分别来自五月和七月。五月山南东道共计调出粮食十八万六千石,送去了忻州,理由是为北部战事准备。七月末又从山南东道调出了粮食足足二十三万石,送去了河南南北两道,理由是朝廷赈灾。山南东道今年一共征缴粗粮细粮共计五十二万七千石,除去这三十一万六千石,剩下二十一万一千石……这山南东道的粮食是不能动了,如此想来,剑南东道差不多也是这样。”

    董康平抬起头来,看向了傅小官,心里极为惊讶,因为这数字是对的!

    傅小官蹙眉又道:“那么这就需要从江南江北两道调粮……”他站了起来,走到了皇上的身边,说了四个字:“麻烦让让!”

    董康平眼睛顿时大睁,陛下举起巴掌差点呼在傅小官的脑袋上。

    傅小官却没去看他,而是伸出一只手落在了地图上。

    长江南北两道要往东边运粮这路途……可真特么远!

    这地图和前世的版图有很大的区别,按照这张地图的路线,长江南北两道的粮食经水路沿江而上穿过金陵再至镇江府,然后转陆运入山南东道直至大虞东边最大的重镇兰陵——这特么的,海呢?

    至少在这张地图上并没有海,这长江一线城镇的名字也几乎不一样,整个行政区域的名字和划分也不一样。

    傅小官觉得很奇怪了,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不同,那岂不是就不是平行世界了?

    我特么究竟在哪?

    现在不是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傅小官说话了:“从长江两道调集粮草至兰陵,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还不算冬天大雪封路,所以,这事儿得看陛下如何选择了。”

    虞胤那一巴掌终究没有落下去,他狠狠的瞪了傅小官一眼,低吼道:“朕需要选择?朕是堂堂的天子,是一国之君,朕何须选择?”

    傅小官转头躬身行礼,“陛下啊,臣是这么认为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另外……还需要情报。我是不知道夷国边军是否已经有了异动,但想来应该是有的,至少他们需要做出姿势来给陛下您瞧瞧。其实吧您根本不用为此事着急,急什么呢?秋后算账这种事情岂不是更妙?”

    虞胤深吸了一口气,夷国边军异动两日前他已经收到消息,但这边军异动一年里总是会有那么几次,他并没有如何在意,毕竟东部边军三十万,这夷国也是没那么大的胆子敢打过来的。

    但今日听董康平一说,他才豁然惊醒,便觉得此事非同小可。然后董康平一查,果然经过户部右侍郎陶卓之手,山南东道和剑南东道的粮食算是没有了。

    那么大战一旦开启,兰陵城所存之粮食最多维持月余。现在正是冬天,要再从别处调粮,时间上便捉襟见肘。

    “狼子野心啊!朕何曾亏待过他们?可如今他们居然敢引狼入室!”

    “陛下,臣有一计,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有屁就放!”

    “哦……那臣放了,臣以为这些贪官污吏既然已经查证,不如直接斩了,再将钦差召回,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斩了?朕还没有审问呢,这张网既然朕已经抓到了手里,岂能如此轻易的放弃。”

    傅小官斟酌了一番,回道:“臣的意思倒不是让陛下放弃,而是……我们需要时间。将这些羁押的罪臣不审而斩,将各路钦差召回,这就是向那些人表明了陛下的态度,他们会认为陛下对赈灾贪墨之事不再追究,那么东边的战事轻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