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李玄梓带着《奇门遁甲综述》去向了太极门,而同样关注着这书的法门门主韩径则是已回到了清谷,因为启道人还滞留在清谷养伤,故他也没多少什么,把自己关在法门,翻阅了大量古籍,也是发现了一些蹊跷。玄清子原是南面玄门正道首领,虽然明面上没有看出其和清谷有什么联系,但清谷有本杂记中记录着,玄清子曾在和九黎大战后,亲自来过一趟清谷,并和奇门、武门、法门、医门四门门主有过一番深入探讨,时间长达三月,之后再返回东越,没过数年,玄清子就病逝了。这个时间点引起了韩径的注意。他思索着玄清子来到清谷多半和《奇门遁甲综述》一书中的注解有些关联,他决定再出谷一趟,去寻找《奇门遁甲综述》的下落。

    启道人身上的伤已渐渐痊愈,他本决定离开,和项宪一道返回三清观,但多日来和叶薇薇相处后,他竟是有些不舍。而叶薇薇心中似乎已有了别人,对其极为客气,却是丝毫没有夹带任何情愫。就在韩径回来后,启道人和项宪就没再逗留,离开清谷返回南楚三清观。

    南楚,成都,明帝撤回项家军后,对于这一次出兵,并不满意。他单独召见了靖王熊震,对于项衡羽在这一战中的种种表现详细了询问了一番,熊震告知明帝,夷陵关东越烈火军团颇为顽强,双发互有胜负,在得知建业城之围被策府平定后,项衡羽考虑再三后,才决定退兵。所以这一战,项大将军并没有什么失误或是故意避战。明帝听后,仍有些不悦,本想趁着东越动乱从中获利,但没想到策府在极短的时间内扫平了建业城外一众军势,这个结果也只能勉强接受。

    沐晨的烈火军团在项家军撤离后,很快重新收复了周围一众领地,加紧构建防御工事。战事暂缓,他却没有丝毫放松。这一战打的颇为蹊跷,项家军说退就退,而路镇山所率的三山军一直按兵不动,这让他难以理解。眼下宣侗已入阁,以其手段,很快应该会对各地军势有所安排,他静静等待着。

    路镇山所派出的这一支连云山营在等到王平耀、崔嵇、潘岭千回到豫章郡后,很快就派出人来求见。崔嵇见到连云山营主将丁严后,得知他原是曹济副将,这次前来会在暗地助力王家扩张势力,待到时机成熟,路镇山也会亲自率军前来。这让王平耀和崔嵇意想不到,但潘岭千却是顾虑颇多,一旦王家有东越精英兵团三山军的支持,那么很快自己的势力就会被削弱,这对他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但王平耀和崔嵇明显不会放弃如此强大的助力,潘岭千随后放缓了向周边扩张的步伐。这也让崔嵇和王平耀对其更是不满,两边矛盾一触即发。

    风邪和交生及剩下的九名争奴从宣城逃离后,一路去向皖口,路上交生有些木讷,脑中不断浮现着张锏的身影。当时张锏过来,他口中不由自主吐出了“阿锏”两字,但除了这名字外,对于张锏其他的记忆却是丝毫没能想起来。张锏叫他“豆包。”对于这个小名,他模糊有些印象,大概在很小的时候,依稀记得母亲就是这么叫自己的,但可悲的是,他对于母亲的模样竟是也没能想起。想了一阵,脑中刺痛,他就没再过多去想,跟在风邪身后,一路飞奔。风邪观察到交生的异样,他暗暗多留了个心眼,交生的身世,他听说过一些,但愿不要出什么岔子。

    北秦,长城军团,蒙桀默默擦拭着自己的陌刀,这柄刀上沾染了无数敌军将领和江湖高手的鲜血,脑中回忆着往事,有些黯然又有些无奈。他想到张锏,这小子跟随他颇久,这次和尉无衍去向东越,不知眼下境况如何,不过有尉无衍在,想必这不会出什么大事,就当历练一番,但同时他又想起了当年一道收下的那名少年,豆包,当年和大漠蛮族一战后,这少年就失踪了。他派人出去寻找过几次,当时有九黎一族在附近出现,但这少年却是了无踪迹,曾经联想过豆包被九黎掠走,九黎一族很排外,估计被掠走多年,恐怕此刻也已不在世上了。豆包当年的武道天赋犹在张锏之上,他叹息了一声,把陌刀收回刀鞘中,走出营帐,看到一片白雪皑皑,有些出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