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于以后的光明极乐世界。”

    “嗯嗯!”楚九高兴地点点头,大明国号因为可以附会出很多秘义,所以他是乐于接受。

    “主上新朝起于南方,大燕起于北方,拿阴阳五行之说推论,南方为火,属阳;北方为水,属阴。那么,以火制水,以阳消阴,以明克暗,他大燕就必然灭亡。再则历代王朝的宫殿名称被冠以大明二字的也很多。”李道通继续美言道。

    “大明宫这个咱知道,大堂最雄伟的宫殿。”唐秉忠笑呵呵地说道,“这下子跟汉唐都有了耶!”

    楚九眼角眉梢堆满了笑意,可见有多么的喜欢。

    姚长生目光扫过他们,真是什么好话都能附会上。

    楚九双手下压,“坐下,咱们坐下说话。”紧接着又道,“既然国号定了,那么国都呢?”

    “大哥,这还用选啊!当然是金陵,怎么着也是六朝古都。”唐秉忠想也不想地说道。

    “你们的意见呢?”楚九目光一一扫过他们问道。

    李道通他们纷纷附和,金陵好,繁华之地,又是鱼米之乡,把好处一一说尽了。

    郭俊楠轻皱了下眉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想反驳,却不知道该如何说,有理有据才行啊!

    楚九目光如炬地看着郭俊楠问道,“俊楠想说什么?”

    “我没有什么要说的?”郭俊楠闻言一个激灵看着他说道。

    这话真是什么都没说,也什么都说了,滑头的很!

    “长生的想法呢?”楚九目光又落在姚长生的身上道。

    “启禀主上,我可以用舆图一观吗?”姚长生站起来双手抱拳躬身道。

    “当然可以。”姚长生走了过去,刷的一下将帘子拉开,拿起竖在墙角的打磨光滑的‘指挥棒’。

    “我先来大致说一下从古至今这国都的变迁。”姚长生站在舆图下目光清明的看着他们说道,“夏商周,早期的国都首先强调的是生产功能,以农为本,因此往往需要平原和河流,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缓,土质肥沃,才能保证生活。所以早期国都都集中在黄河中下游。”手中的指挥棒,点了点黄河中下游。

    “又由于黄河多发洪水等,先辈们又在迁徙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逐渐的不在黄河边上修造都城。”姚长生点着黄河的支流道,“而在黄河的支流之上,修建都城。”沉吟了一下又道,“随着战争的增多,因为军事需要,又要依托山形,山水相傍也成了需要考虑的因素。”抿了下唇,“如此一来,适合修造不同功能的城郭的地方也大体的固定了下来。并以一步先步步先的优势在后续农耕中发展壮大起来,巩固着优势。”手中的指挥棒点着洛阳,邯郸,“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伊洛河谷的洛阳,济水之滨的济南,滏阳河畔的邯郸。”点着咸阳道,“秦国迁都之后所在的渭北咸阳原汾水之滨的晋阳。他们既能生产和交流,又有优厚的军事条件。”又点了点舆图道,“次一点的位于通衢之地,经济繁荣,比如大梁。”虚化了一条水渠,“鸿沟开凿之后,中原东部成一整体,它们的地位,让他们成为这片区域中心。”继续北上道,“再比如轵关陉与汾水黄河的中枢曲沃,再次一点就是能满足军事需求的要塞。或者军事上位于比较安全的耕种的地方。比如吴国的姑苏,越国的会稽,楚国的江陵等等。”

    “来来来,长生先喝点儿水。”楚九食指点点郭俊楠道,“俊楠给长生端杯水。”

    郭俊楠端起小几上的茶盏走过去,递给了姚长生。

    姚长生将手中的指挥棒斜靠在墙上,接过茶盏,轻哆了几口,润润嗓子,将茶盏放在眼前的小几上。

    “长生你说的这些都城离咱太遥远了吧!”唐秉忠抬手指着舆图说道。

    姚长生看着郭俊楠退回了椅子上,莞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