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要说到这个,就要首先了解淮河。”林观邦明亮的双眸看着他说道。

    “这说的黄河,咋跟淮河扯上关系了。”唐秉忠不解地看着他说道。

    “皇上,我能看着舆图说话吗?”林观邦站起来双手抱拳拱手行礼道。

    “可以。”楚九笑着点头道。

    林观邦点着淮河和黄河,不疾不徐地说道,“历史上的淮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有自己独立的入海口的,之所以后来主干入海口消失,还要从南宋初年说起。

    当时,金军南下,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偏居江南,在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皇帝为了抵抗金军南下入侵,于是派出大将杜充驻守在东京汴梁但是这个杜充性格软弱,一味地避战,他为了阻止金军南下,竟然在率军撤退时,头脑一热不顾后果,令人在中原的滑州挖开了黄河大堤。”

    “嘶……”唐秉忠倒抽一口冷气道,“这一下子不知道要多少人受难。”

    林观邦重重地叹口气道,“杜充的这一做法,直接导致了淮河入海口的改变。汹涌的黄河水瞬间吞噬了黄河两岸广大的平原地区,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大水灾。黄河水向北霸占了济水河道入海,向南抢占了泗水河道,通过淮河下游的主干河道入海,淮河的入海口就这样被黄河改变了。”

    姚长生看着他们补充道,“淮河的入海口问题一直是一个困扰百姓和当朝多年的问题,它的入海口也是历经多次改变。屡次的变迁对苏北乃至流经地区的地利和百姓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顿了一下又道,“杜充直接把南宋的百姓给害惨了,也把淮河流域的广大百姓害惨了。此后数百年的的时间里,淮河经常发生灾害,民不聊生,数百上千万的百姓因淮河灾害而死亡。后来金朝让黄河大水向南涌流,从此真正形成了夺淮入海的局面。淮河的入海口明显向东移了。”

    “这样说来,治黄还得将淮河考虑到一起。”楚九头疼地看着他们说道。

    “是的!”姚长生不得不点头道,“这事逃不开,躲不过。”

    楚九伸出手搓搓脸,打起精神,双眸炯炯有神地看着他们道,“那就干呗!还能咋地。不束缚这苍龙,时不时来个水患,谁也安生不了。”

    “那个皇上……”李道通犹豫地看着他说道,“我想说,治黄拖垮了三个朝代,这需要大量的银子。咱得国库可不富裕。”

    “咱知道,跟军队比起来,它也毫不承让,也是个吞金的怪兽。”楚九紧攥着双拳噼里啪啦作响道,“银子咱挣呗!好在中原地区人口少,移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目光落在姚长生的身上。

    “臣会好好勘察的,尽量避免将人移到河道上。”姚长生站起来双手抱拳拱手道,“关于治水,还得积极的找这方面的行家。不能像三易回河似的,外行想当然的拍脑袋定方案。”

    “这个张贴招贤榜。”楚九想也不想地说道。

    “皇上,这个张贴招贤榜是好的,就怕来个纸上谈兵的或者绣花枕头,这肚里没货。”唐秉忠担心地说道,“关键治水这玩意儿大家都不懂啊!他说啥就是啥,他要是把咱给带进沟里可咋办?这得万无一失才行,都不容许出错的。”

    “呃……”楚九被问住了,“你说的这还真是个事,这别的都好考校,这个懂行的人太少了。”

    “要说懂治水的人,还是得燕京城内找。”姚长生想了想开口道,“那里汇聚天下英才。”

    “那就打下燕京城再说。”楚九斟酌了下说道。

    “其实治水看史书也多少懂些,那就是不能光治下游地区,简单来说不能只修河堤。”姚长生沉静深邃的双眸看着他们说道。

    林观邦黑眸看着他们说道,“这倒是,有数据可查的。河堤前朝也是年年修,月月修,可黄河照样泛滥,照样改道。流域的百姓是苦不堪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