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以根据这上面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改进和改造。

    有理有据,也不至于被人诟病。

    真是瞌睡呢!有人送来枕头。

    陶七妮阅读速度很快,一下午将这些农书都看完了,获益良多。

    原来在汉代就有了,种肥、基肥和追肥的清况和方法;对汉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大创新“区田法”和被誉世界上最早的“溲种法”也详加论述;北方旱地,南方的水田都有涉猎。

    只可惜不太完全,这不要紧啊!陶七妮在现有的基础上给它补全了。

    这些农书里还涉猎农副业,农、林、牧、渔、副等各业,啧啧……陶七妮眼睛闪闪发光,这完全可以建立生态农业耶!

    将它们种出来,养出来,再把它们按照食谱做成美食,这口水都流了出来。

    历史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以史为鉴,从历史中取得经验,是古代早已有之的优良传统。与现在农业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果调转历史的船头,从历史中寻找经验,也许会得到满意的德答案。

    “真是太棒了。”陶七妮激动抓着书猛亲。

    沈氏挑着草珠帘子进来就看着冒傻气的她,“你干什么呢?”

    “娘,您不知道这书多么有用。”陶七妮将书放下,蹬蹬跑过去抓着她的手摇晃道,“我们的先人那么厉害。”

    “好好好!”沈氏看着她宠溺地笑了笑道,“他们厉害,咱们也得吃饭吧!吃完饭在慢慢看。”

    “娘,您不知道……”陶七妮激动地看着她说道,“这王祯农书有百谷谱,还有农器图谱,最主要的是有插图,插图耶!比葫芦画瓢,我就能给你们做出来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拉着她走过来坐在炕沿上,食指点着炕桌上的农书道,“娘看看,书中写的人家在尊重天时、地利等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事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专篇,概述了农业种植中的各项问题。农桑通诀还分列了种植、畜养、蚕缫等专篇。”高兴地说道,“很详细咧!咱只要照着做,不愁种不好地。”

    老祖宗实在太聪明了,不愧是神农氏的后裔。

    “看你说的天花乱坠的,能行吗?”沈氏不太放心地说道,也不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