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没错,没银子真的气短,你看看即便贵为皇帝,他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各地义军揭竿而起。但凡他有银子,都不可能让咱起来,早就被人家给灭了。”楚九非常理智地看着他们说道。

    “可这天下平定了,主上现在又收商税,又让士绅纳粮,就不缺银子了吧!这天下都是主上你的了。”郭俊楠如水般清澈的双眸看着他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姚长生闻言端起桌上的陶碗轻哆了一口,郭大哥真是拍马屁不着痕迹耶!

    “呵呵……”楚九闻言眉开眼笑的,漂亮话谁都喜欢听。

    “缺银子啊!”楚九沉静地眸光看着他说道,“这给有爵位的功臣赏赐,越来越多的官员的俸禄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端起眼前的陶碗,咕咚……咕咚……一饮而尽。

    姚长生站起来提着茶壶给倒满了,看向郭俊楠道,“要吗?”

    “要要!”郭俊楠将陶碗朝他推了推。

    姚长生给他倒满了水,放下茶壶,双手将碗端到了郭俊楠眼前,放了下来。

    “这个咱是这么想的,光挣银子不行啊!那些黄白之物,是死的,不当吃、不当喝的。”楚九深邃沉静的目光看着他们说道,“这义军为啥多如牛毛,官逼民反,饿的,最根本的原因是饿的。不用去史书上翻看。咱是……”闭了闭眼睛,“咱是亲眼所见,饿的啃观音土,易子而食,卖儿卖女,走投无路的民众揭竿而起,千戈锋起,喊杀震天。但凡有口吃的,谁会去反呢!为啥这千百年来,造反都是农民,还不是没吃的,活不下去了。”抿了抿唇看着他们道,“可土地呢!就这么多,它的产出呢!也就那么多。弟妹想方设法增产,以现在的亩产,咱们彼此心知肚明,想要吃饱太难了。”想了想道,“这以我家来说吧!添丁进口按说是该高兴的事,可家父听见了,发愁的是养不活,又添了张吃饭的嘴,愁的腰又弯了弯。”端起陶碗,灌了一口水,“千百年来,就一直这么循环着,这天下太平了,咱得想办法填饱肚子。可这庄稼是靠老天爷赏脸,它不高兴了,旱了,涝了,咱都得受着。这天太高,咱管不了,所以就得在地上找法子。要想法子旱了打井,涝了排水,修水渠。这些都需要银子,有银子将它们变成现实,才能让庄稼长得好,不饿肚子。”

    姚长生惊得张大了嘴巴能塞下颗蛋,不可思议的看着楚九。

    “你那么震惊干什么?”楚九好笑地看着姚长生道,“咱从史书上看出来的,也是亲身经历吧!这受灾了,爱民如子,你这天底下最大父母官,不得组织人手赈灾吧!这也需要银子。黄河改道,京杭大运河淤泥堆积,休整河道,保证水路畅通,还得需要银子。兴修水渠,将河水引来灌溉农田。还不得要银子。”

    “这个可以征民夫。”郭俊楠闻言立马说道。

    “民夫,隋炀帝人家世家出身修的大运河,还不被人给骂死了。”楚九嗤笑一声道,“你让咱征一个试试,那些笔杆子能把咱的脊梁骨给戳碎了。”

    “他们敢!”郭俊楠眉目一瞪道。

    “怎么想堵嘴啊!人家说你不开言路,亡国之道。”楚九冷哼一声语气冷冷地说道,“就咱实施的一些政令,就让那些士绅在背后给骂的狗血淋头了,好不容易逮着咱的错处了,还不大书特书啊!笔如刀,不是说说。”

    “再来说到打仗,这些被咱干掉的人,能甘心了,肯定找机会卷土重来。”楚九食指点点木桌道,“这汉高祖坐了天下后,到死就一直在平叛,期间和匈奴一直打。咱和官军那是不死不休,咱得派兵驻扎边关吧!这说不定三天两头,又得打仗。”深吸一口气道,“这才是吞金的大怪兽,武器、火器,这些都要铜铁打造,死贵、死贵的,需要不少银子。每次打仗前要准备粮草运送这也要银子。打仗是要死人的,安置费也是要银子的。立功的将士们,也得加官进爵,又是银子。”

    “都说人活着抬脚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