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使者就赶快写了书信问自己的君上,梁永收到信后,自然是立马回信辩论,但是这辩论却没有作用,梁永拿不出没献的证据!

    梁永也很无奈,一件自己完全没有干的事被强加到自己身上,还要自己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没干。

    同时大明一口咬定献了,洪再兴也不能辨出真假,加上有裴矩这位合纵大家,洪再兴自然是更相信大明。同时洪再兴也反应过来,之前的降表完全没有诚意啊,虽是献降表,但是一没有献城池,二没有献关卡,如何算的上献降?

    梁永那时就明白这件事是铁定被背在了自己身上,自己拿不出证据,可大明完全是可以啊。当然,大明的证据肯定是用来证明梁永真的同时献了二国的。

    物证、人证对大明来说都很简单就可以伪造出来,就算梁永知道是假的有如何,他没有证据证明是假的!

    这也是为何裴矩敢在大燕宫殿上侃侃而谈,因为他知道这件事已经被做成了铁案。就算梁永说是假的,除了他自己,别人都会怀疑梁永说的话!

    梁永发泄一会儿,也开始思考,他知道自己这时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两国来攻,自己的军队,自己清楚,肯定是挡不住!

    除了降就是死,死,梁永肯定是不想选择的,那么就只剩下了降,降大燕还是降大明,这就是一个问题。

    在梁永看来虽然是大明诬陷自己,但是洪再兴全然不顾自己已经向他献降,反而和大明一起来攻打自己,所以说在梁永看来洪再兴比大明还可恨,从感情上来说,梁永更愿意献降与大明。

    当然,梁永知道这件事可不能全看感情,更多要看利益,谁能给的价钱高,梁永就倒向谁!

    当然,只要是价钱不差的太远,梁永都更倾向于大明,不只是感情上的原因,还有梁永比较相信自己的投资眼光。

    在梁永看来,首先洪再兴不如韩庭之,无论是气度还是能力,尤其是经过之前献降表之后,梁永就更相信这一点。

    其次韩庭之也是南方的诸侯,北方梁永不了解,但是在南方,梁永不相信洪再兴在南方能打败韩庭之,一旦北方的军队到了南方就像是鱼儿没了水,又怎么敌的过在南方纵横无敌的韩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