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殿中朝臣才次第跪坐下来。

    与后世影视剧所呈现的古代朝堂不同,汉室的君臣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即:臣拜君,君亦拜臣。

    方才刘弘入殿,朝臣们也没有像影视剧中那般跪下磕头,口称奴婢;而是深深弓腰颔首,拱手以拜。

    刘弘在坐下前,也是轻一点头表示回礼。

    待等众人都坐下后,刘弘发现虽然认识的脸没几个,但有一个‘标识’可以确定殿内众人的地位,以及大概官职——绶带。

    例如,坐在左侧最靠前的丞相陈平,腰间就是紫色绶带。

    而在陈平左侧,太尉周勃、郎中令曹岩以及一位中年人腰间,都是青色绶带。

    扫视着,刘弘眉头突而微微皱起,向身边的王忠低声问道:“丞相身后是何人?”

    只见那人紧坐在陈平之后,腰间绶带居然与陈平左侧的周勃同为青色;位列左班,此人当为朝臣,青绶表示其地位起码是九卿主官,敢紧坐于陈平身后,则表示此人的地位仅次于陈平和周勃,在其余所有朝臣之上。

    按照西汉官制,满足这些条件的只有一个人——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与相国(丞相)、太尉并列三公,秩与九卿同为中二千石,虽与九卿同为青绶,却掌金印;而九卿怀中或腰间,则清一色为墨印。

    饶是想破脑袋,刘弘也没从记忆中找到任何一丝,这个时间点与御史大夫相关的信息。

    “陛下,此公乃守御史大夫,平阳侯曹窋···”

    王忠的低语传来,让刘弘强装出来的淡定险些塌陷!

    如果太史公的消息来源可靠的话···

    这曹窋是周勃的人!

    在诛灭诸吕行动开始前,计划泄露,被郎中令贾寿告诉了吕产;这个讯息,就是曹参的长子——即二代平阳侯曹窋带给周勃的!

    也就是说,作为大汉政坛地位最高的三公,皆站在了刘弘地对立面···

    勉强控制着即将扭曲的面容,刘弘继续扫视跪坐于两侧的众臣。

    在看到跪坐于左侧稍后的一人,正强自压抑着因喘息而剧烈起伏的肩膀后,刘弘心中才稍稍安定了些。

    轻轻清了下嗓子,刘弘强自淡定道:“少府卿何在?”

    抑扬顿挫的询问声响彻殿内,店内众人却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之中。

    刘弘面色顿时一沉:周勃这是又要来一出‘非暴力不合作’?

    就在刘弘咬牙切齿之时,老远传来一道小虾米得声音。

    “禀陛下,故少府令舞阳侯樊伉,亡于···亡于前时之事中。”

    循声望去,就见殿门往里约五步的地方,一个身穿儒袍的中年人正弓着腰,拱手拜向刘弘···所在的方向。

    刘弘心中一沉,再度陷入两难的境地。

    打死他也没想到,此时的少府令,居然是樊哙的儿子樊伉!

    ·

    ·

    ·

    PS:解释一下,为什么说老太监王忠聪明。

    可能是我笔力不够,没有表达清楚:这把剑,是刘弘钻狗洞从未央宫跑出来之后,老太监王忠担心刘弘安危,塞给刘弘防身的剑;至于当时为什么用布条包着,是因为老太监王忠担心如果让人看到内侍带着剑,会被发现不对劲。之后刘弘为了策反北军,强行将这把普通的剑说成是‘高祖斩白蛇剑’,以证明自己刘邦子孙的身份,从刘邦那里借点威势以得到北军的支持和拥护。

    然后在这一章中刘弘看到王忠抱着剑才想起来,老太监王忠是知道这把剑的来历的,所以暗含深意的看了老太监一眼,老太监很懂事的说: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