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什么此时,读书人群体数量很难提高的原因——华夏文化,博大精深···

    即便某人手上有一本失传的绝世经典,只要没有名师教导,就几乎无法看懂这本书——断句,才是此人读书所遇到的第一个障碍!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某书上写有: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这句话究竟该如何断句?

    这个六十岁的老儿,究竟要把家产留给谁?

    ——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如此断句,老儿的儿子就不是亲生的,他想把家产留给女婿;‘外人不得争执’当中的外人,就包含了这个非亲生的‘儿子’。

    那要是换一种断句法呢?

    ——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如此一来,句意就截然不同了:别人说儿子的是非,但终归是老儿亲生的,家产都留给儿子,女婿以及外人不得争抢。

    两种断句,便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断句之法。

    那倘若这句话,是记录在某本典籍里的案例,读者应当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呢?

    答案就是:见仁见智!

    就算是饱读诗书的学阀巨擘,那也是一家一个断句法;针对同一本经典,那更是各执一词,从而导致同一学说衍生出无数教派。

    后世有这么一个笑谈:某中学生略有文采,其文章刊登于地方报纸,后被某试卷引用于阅读理解。

    某一次测验当中,这套试卷恰好被该中学生所在的学校所用,并发到了该中学生手上。

    最终,作为这位文章的作者,该中学生却在满分三十五分的阅读理解之中,只得到十三分。

    当这位中学生疑惑地找到老师,提出质疑时,老师回答道:你作答不正确,作者写这一篇文章,是想要表达xxxx的中心思想。

    该中学生据理力争:老师,作者真的不是想表达这个意思···

    然后老师脸色一沉:你在教我做事情?

    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

    刘弘所处的这个时间线,典籍断句,也同样像后世中学生做阅读理解一样:老师说作者是想表达什么,那就是什么;至于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根本没人在乎!

    这就导致刘弘看到的账本,撇开其流水账的性质不谈,光是断句,就让刘弘直抠后脑勺!

    而对于张苍而言,这份竹简之上怪异的‘空隔间隙’,就如同刘弘看到先前那个账本一样——别扭!

    这还不是关键——最让张苍难受的,是这卷竹简上面写的,明明都是张苍认识的字,但连在一起,张苍就看不懂了!

    看着竹简上,每一根竹条都如撰抄般,按顺序写着一个日期,某一件事,一个没有规律的数字,以及一个越来越小的数字,张苍隐隐感觉有什么地方被自己所忽视,却又想不清究竟是哪里。

    碍于礼数,张苍也不好直接开口问,便只好耐着性子,粗略的从右往左扫去;直到张苍从竹简上发现得规律突然被打破···

    竹条最下,那越来越低的数字,突然在某一根竹条之上猛增,从上一条的‘二百七十’,变成了‘万五千二百七十’!

    张苍顿时眼前一亮,将目光上移,就见那根竹条之上写着:春二月庚戌少府拨钱以实府库负①万五千万五千二百七十!

    看到这里,张苍便赶忙将目光撒向竹简最后一根竹条,终于发现了一行自己看得懂的字:省中五尚之用度账簿···

    刹那间,张苍便感觉蒙在眼前的那层薄纱被捅破,眼前顿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