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加到一起不超过十万!

    汉军制,二千人为一部校尉,再由两个校尉部组成一部都尉,可号称一军;当然,‘奉旨超编’的长安南北两军,以及飞狐军不在此列。

    而一军之统帅,即率领麾下四千人的都尉,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将军’。

    就像此时的车骑将军柴武,正式官职为‘飞狐都尉’,但私底下,也有人用‘飞狐将军’来代称。

    也就是说,周亚夫率领的三十六路将军,理论上各自有四千人的编制,共十四万余人。

    但吴楚三十万大军,都把牛吹到一百二十万了,中央能不在战斗人数上掺水?

    自是不可能。

    ——撇开镇守荥阳的窦婴大军,以及攻打赵地、救援齐地的军队不论,光是前往睢阳,协助梁王的周亚夫大军,便扬言大军近五十万!

    但实际上,周亚夫大军非但没有五十万,甚至就连三十六个都尉部的十四万人都没有——吴楚之乱中,领两千人的校尉,也已经有资格被称为‘俾将军’了。

    此次叛乱也无例外,无论是叛军首领刘章,还是长安中央,也都在战斗编制中适度掺了水——齐地叛军号称大军五十万,实则不过二十万人,战斗编制不超过五万。

    中央军更是夸张:灌婴向外传出‘四十万大军’的讯息时,其麾下大军,哪怕将那五万民夫算上,也还不到七万人!

    就算是一路上吸收青壮乡勇,各地游侠,八方好汉,大军规模也不大可能超过十万人。

    睢阳保卫战,最终也大概率是以北军为框架,长安青壮为士卒的二万中央军,以及一路征集的三万余乌合之众,对阵叛军近五万鱼龙混杂的所谓‘大军’。

    而对于本次战争能否取得胜利,无论是军方还是长安朝堂,都有着十足的信心。

    ——半年前,刘章的大哥齐王刘襄亲自进发关中,也没能在灌婴麾下的‘八万大军’面前讨得便宜!

    彼时,无论是朱虚侯刘章,亦或是东牟侯刘兴居,可都在刘襄麾下!

    现如今,刘襄亡故,刘兴居社会性死亡,刘章孤身一人,再加上那十个连继承产业资格都没有的悼惠王庶子,以及一个还没成年的小齐王,能做成什么大事?

    便是在这样乐观的氛围下,却有一人对此次诸侯万叛乱持悲观态度。

    ——皇帝刘弘!

    匈奴使团已经再次得到单于庭的外交指令,正式答应下刘汉室关于‘和亲’的提议。

    准确的说,是刘弘为了体面的赔款,而自愿搭上一个妹子的请求。

    ——大约十天之后,代王长女,刘弘新鲜敕封的馆陶公主,就将自长安城北的灞桥正式启程,随匈奴使团一同前往草原。

    除了外嫁公主之外,作为陪嫁,汉室还要付出数万石粮食,二千石茶,五百石盐,随馆陶公主刘嫖一同送去草原。

    刘嫖外嫁匈奴一事,为此次汉匈外交画上了一个不那么完美的句号——汉室保留了一丝体面,但除了这点可笑的面子以外,汉室可谓满盘皆输。

    无论是从国家尊严,还是外交策略,亦或是短期利益、长远发展的角度,汉室都在此次外交之中输了个底儿掉。

    若非要说有什么收获,那就是匈奴人有可能出于仅存的那一丝‘外交礼数’,在接下来的一到两年之间,不会大规模成建制的攻扰汉室边墙。

    便是这一点微乎其微的外交利益,让刘弘做出了近乎丧权辱国的决定。

    因为汉匈边界的安稳,对面临诸侯叛乱的汉室而言,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撇开双线作战的弊端不论,在如今,汉室即便统合全国之力,都无法从匈奴人身上取得太大的战略优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