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发出一声反问,为自己接下来的解读做下铺垫,陆贾便双手环抱腹前,带上了一副回忆的神色。

    “遥想高皇帝当年,何等英明神武,关中异姓诸侯但有不轨,高皇帝必以大军伐之!”

    “纵匈奴北蛮凭骑射之力,亦未能使高皇帝之烈稍熄分毫!”

    “及至南越事起,乃鲁王项羽生死乌江,天下传檄而定,高皇帝诏令有司测话图册,知定疆域之时。”

    说着,陆贾不忘抬眼瞥一眼刘弘,见刘弘依旧是先前那副模样,方又继续道:“彼时,尊汉去秦之檄文,沿楚、吴、淮南、越一路南下,至五岭而止。”

    “高皇帝闻之惑矣,遂以此相问于长沙文王,方知岭南之地,尚有前秦之余孽尚存。”

    “知此,高皇帝遂以起兵平之,朝堂诸公卿可谓群起而谏,乃以伐越之弊,言与太祖高皇帝···”

    说到这里,陆贾神情中的回忆之色渐消;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略带些说教意味的温笑。

    “陛下可知,当年酂侯、留侯等公卿大臣,谏言高皇帝者何?”

    见刘弘丝毫没有搭话的意思,陆贾只微微一笑,便带着极富感染力的语调,将一个自认为‘没人知晓’的秘密,摆在了刘弘面前。

    “酂侯、留侯言高皇帝:汉卒伐越,无异于秦卒伐楚!”

    陆贾此言一出,刘弘的身体顿时肉眼可见的一紧!

    就连颌骨,也因为刘弘紧要的后槽牙,而肉眼可见的高高隆起。

    陆贾嘴中的‘楚’,自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熊楚、荆楚,亦或是后来的项氏西楚。

    而是秦末战乱之中,首先在大泽乡揭竿起义的义军统领:陈胜所建立的张楚!

    后世妇孺皆知的那句‘大楚兴,陈胜王’,说的就是此‘楚’。

    作为推翻秦之暴政,为汉室夺得天下打下基础的‘义王’,被高皇帝刘邦追谥为‘楚隐王’的陈胜,在汉室舆论中自然是正面人物。

    但陆贾此语中的意味,却几乎称得上是‘居心叵测’了!

    作为第一个揭竿起义的义军统领、‘灭秦’一说的首倡者,陈胜在秦末起义军中,拥有者无可比拟的地位。

    对于当时的秦廷而言,陈胜之死,看上去确实引发了天下各地诸侯并起、群起而伐秦的风潮。

    但真要了解秦末汉初的历史,就不会有人认为,陈胜在秦末起义中,具有多么重大,或者说,多么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如刘弘在前一世,听老教授发的牢骚一样:秦末的时代背景,早就是一个装满tnt的的炸药桶了!

    就算没有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也会有李胜张广、赵胜孙广起兵造反!

    退一万步讲,哪怕全天下的农民,都没能出一个吼一嗓子的某胜、某广,那些本就蠢蠢欲动、为乱地方的故六国残余势力,也早晚会发起对秦政权的冲锋号!

    说到底,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起义,只是给了天下人一个提醒,以及一个借风燎原的火星而已。

    真正在反秦起义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项羽、楚怀王这样的故六国贵族之后。

    只一点,就足以证明此说。

    ——从陈胜于大泽乡起义,到占据陈留、建立张楚政权,到陈胜败亡在秦将章邯手下,前后不过才六个月时间!

    而不费吹灰之力,就见陈胜起义大军扫了个一干二净的章邯,却是以多打少,摆在了西楚霸王项羽的破釜沉舟之下。

    说白了:在前后将近三年的反秦起义斗争中,总共蹦跶了半年的陈胜,只是起了个‘打样儿’‘起头’的作用。

    后面的关键性战役,如歼灭王离长城军团、章邯大军的巨鹿之战,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