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储,以尽早稳定住政局,在夺嫡纷争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画上句号,那立后一事,就需要刘弘从现在开始考虑。

    如是想着,刘弘便从张嫣膝前的筵席上缓缓起身,面色也不由带上了一丝严肃。

    ——在刘弘看来,立后、立储,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刘氏家族内部事务’了。

    对于这件事,刘弘下意识的抱着处理政务,甚至是决定关乎国朝百年大策的态度。

    “依母后之见,何姬可否母仪天下?”

    简单一句话,刘弘便表明了自己的基本态度。

    对于立何奾为后,刘弘没有个人情感上的排斥,与此同时,此时的决定权以张嫣的意见为主。

    这也与汉室的政治规则相符:皇后、太子的册封,都有东宫长乐的太后决定、施行。

    听出刘弘话里的深意,张嫣心中没由来的松了口气,对于刘弘,也是愈发的感到喜爱。

    严格意义上来讲,刘弘并非是张嫣所出,要是放在后世,张嫣充其量算是刘弘地后母。

    但身为皇帝的刘弘,却能对身为后母的张嫣做到这般地步,身为太后的张嫣,显然也是别无他求。

    自然而然,对于刘弘地问题,张嫣也通过认真考虑,给出了最终答案。

    “何姬入宫不久,秉性、脾性尚未可知,若皇帝舍得,不如先叫何姬入长乐,于吾身侧伺候一阵时日,如何?”

    须得一提的是:对于刚怀胎的女子,汉室的时代背景还不会太过小心。

    后世那怀胎二月开始养胎的过渡小心,根本不会出现在汉室。

    在寻常百姓家中,女子怀胎五六个月,依旧扛着锄头跟丈夫下地耕作的,比比皆是!

    就算是在贵族阶级,女子‘养胎’也是在七个月到八个月之后,离临盆接近两个月的时间开始的。

    所以张嫣提出让怀有身孕的何奾到长乐宫伺候,实际上并非是想要虐待,亦或是拜一拜婆婆的谱儿。

    想想就知道:说是伺候,但长乐宫上下寺人宫女数以千计,统统都是为了伺候张嫣一人而存在,又能有什么活剩下?

    说白了,张嫣这是想把何奾接到长乐宫,近距离观察观察,如果没什么大问题的话,再提点提点深宫中的生存之道,培养培养婆媳感情。

    但这样的安排,却也让刘弘陷入了短暂的迟疑当中。

    ——太后将一个身怀六甲的嫔妃接入长乐宫,这几乎是明着告诉天下人,这大概率就是将来的皇后了。

    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几天,刘弘就将受到无数封投机分子的奏报。

    保守一点的,或许会说‘椒房无主,天下不安,请陛下早立皇后’,好在何奾那里留个好印象、香火情。

    过分一点的,甚至有可能出现有功侯勋贵,在何奾刚怀孕的如今,就劝刘弘‘指腹为储’!

    这些都还是其次,真正关键的,是何奾在长乐宫接受考察期间的‘表现’。

    如果表现合格,将来顺利生下皇长子,那何奾得封为后、皇长子得立为储,都是水到渠成。

    但万一要是张嫣不满意,给刘弘一个‘何姬无以母仪天下’的结论,那何奾和皇长子之后的日子,可就要难过了。

    多的不说,光看看历史上,武帝刘彻登基之后,对原太子刘荣的几个同母兄弟如何对待,就能看出来了。

    ——对异母兄长河间献王刘德,武帝猪爷可是连‘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王其勉之’这种粗暴至极的话都说出来了!

    这样一句话由皇帝说给诸侯,大概是个什么性质?

    ——就差没指着鼻子,对河间献王刘德说一句‘大王上路吧’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