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汉正武元年秋九月,丁丑日(十四)午后,名留青史的汉匈马邑战役,在匈奴先锋折兰部族的进攻号角之下,正式打响!

    城楼之上,此次马邑战役的总指挥柴武,正在几面巨盾的掩护之下,观察着向马邑北墙而来的匈奴攻城部队。

    “果不其然。”

    “攻城之事,胡唯有折兰部可担之。”

    看着约三里之外,正迎风表扬的折兰部鹰雕大纛,柴武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说来,折兰、白羊、楼烦三部,也算是柴武的‘老朋友’了。

    ——在接替颍阴侯灌婴,成为汉室大将军之前,柴武可是在燕国境内的飞狐迳,驻扎了十数年之久!

    每逢边墙有事,几乎都是柴武率麾下飞狐将士驰援。

    同样巧合的是:边墙每每有需要飞狐军驰援的状况发生,几乎都是这三个部族所主导。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和匈奴的战略方向、布置有关。

    根据冒顿最开始制定的双头鹰政策,左、右贤王实际上,都是针对汉室所布置。

    这其中,左贤王长时间驻扎在汉室北方防线的东半段,及云中至右北平一带的进攻任务。

    而右贤王,则主要负责汉室北方防线西半段,及陇右自云中一带的进攻任务。

    严格意义上来讲,左贤王理论上的常驻地,应该是大幕以南;而右贤王的常驻地,应该是河南地,也就是后世常说的河套地区。

    但这种情况只维持了没多久,就发生了转变。

    ——以左贤王为主的幕南诸部,在二十二年前,那次跟随冒顿进攻汉室的平城战役中,遭到了不小的打击。

    而因为远在河套而没能参展的右贤王麾下诸部,则反倒因为没能吃到肉,对冒顿起了牢骚。

    恰好平城战役之后,冒顿南下攻汉的决心也有所减退,匈奴的战略重心西移,放在了月氏人身上。

    自然而然,也就有了如今这般状况。

    ——原本应该驻扎幕南盐泽一带,负责攻击汉室燕、代地区的左贤王部,被调到了河套西部地区,承担起了攻打月氏人的任务。

    而右贤王则没有挪窝,依旧驻扎在河套中部,对汉室陇右、北地、云中等地区施加压力。

    至于原先由左贤王驻扎的代北、燕北地区,则是在那场令匈奴崩坏牙齿的平城战役之后,被匈奴暂时性放弃。

    但这片区域被匈奴短暂性的战略放弃,并不意味着汉室能很好地接替这个空缺。

    ——在几乎没有骑兵力量的情况下,汉室的军事威慑、掌控能力,还是要依托城墙、关隘拓展。

    而遍地山林、涛壑和雁门地区,也正是因为骑兵力量的短缺,而一直没能被汉室彻底控制下来。

    平常事日,边地的汉人百姓,以及归附汉室的胡人牧民,自然可以在这片区域自由放牧、活动。

    但一俟马蹄声响,整个雁门地区,都将脱离汉室的实际掌控!

    前秦之时,雁门地区的掌控,被秦始皇帝用一道连绵近万里的秦长城所解决。

    ——秦长城西起陇右,冬至右北平,在故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起码北推了将近三百里!

    而现如今,那段曾将整个雁门地区包起,使文明与野蛮彻底分割开的秦长城,已经不再是华夏文明的护栏了······

    就拿冒顿所率领的单于庭主力,现在正驻扎的盐泽来说,放在三十年前,那就是秦长城军团在长城外的第一处补给点!

    秦长城与盐泽之间的最短距离,甚至不超过五十里,骑兵疾驰个把时辰的功夫!

    而现如今,曾经作为秦长城军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