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的存在价值,往往不是‘用’,而是‘有’。

    就好比后世各大流氓手里的蘑菇,以及网络游戏中的控制技能一样:攥在手里不放,才是对敌人最大的威慑。

    当然,汉人也不至于为了震慑,就真的在一场战斗中不发一箭;但相对的,会在节省方面看得更重一些就是了。

    但今日的战斗当中,汉人的弓弩箭羽,却好似完全不要钱一样,如潮水般射下城墙!

    根据且居的粗略计算,光是在这三个时辰的攻城战当中,汉人便发起了不下二十轮长弓齐射,每轮至少两千发箭羽!

    这,可就是四万支箭羽了!

    更何况这还只是齐射,再算上弩兵的自由射击,以及汉人伤病在城墙之后的抛射,这个数字很可能要翻个倍!

    一座拥有二十万支以下箭羽的城池,在战斗爆发的头半天,将接近一半的箭矢全部用完?

    如果不是这座城池的守将太过草包,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这座城池内的箭羽数量,远不止二十万!

    道理再简单不过:通过这几十年的爱恨情仇,汉匈双方对彼此的作战方式,都已经相当了解了。

    就和且居能推测出,马邑守卫力量不超过五千,算上城内民兵也不超过一万,箭羽十五万到二十万支一样,汉人自然也能推测出:匈奴人对马邑的攻击,起码会维持十天。

    根据今日,汉人射出去的近八万支箭羽来推算,马邑城内,起码有八十万以上的箭羽!

    再加上汉人总是习惯留个容错率,以备不测,就使得马邑可能拥有的箭羽,完全有可能达到一百万支以上!

    一百万支箭羽是个什么概念,且居想象不出来。

    但且居通过粗略的计算,就能知道:如今在城墙下的折兰、白羊两部,共计两万四千的勇士,要想在这一百万支箭羽下存活下来,就需要平均每人躲避二十五支箭矢!

    且居自问这一生,自己可能都没被这么多支箭羽瞄准过,就更别说躲避了。

    不过,对于‘马邑有一百万支箭羽’的可能性,且居在内心深处,还是有一丝不敢相信。

    ——马邑,不过是一座边防小城而已!

    在这样的一座小城里,存放一百万支箭羽?

    如果是马邑身后,位于赵长城缺口处的楼烦县,那且居还愿意试着相信。

    但这马邑······

    “或许是马邑的汉人将领想以此,来吓住我们?”

    和危机预知并存的,就是层出不穷的阴谋诡计。

    再加上匈奴人对汉人‘狡猾多端’的刻板印象,以及一位孙姓兵家大师的存在,使得且居很快,就认定了自己的后一个猜想。

    “本王以为,马邑城内的汉人,是想借着今天的英勇作战,把我们吓住!”

    笃定的将自己的意见道出,且居便深吸一口气,强自按捺住内心深处的抗拒,对呼奢承诺道:“明日攻城,白羊部可以出五千奴隶,协助折兰王攻城。”

    “本王推算,如果汉人明天还这般耗费箭羽,那到了后天,马邑城就见不攻自破!”

    言罢,且居便对呼奢稍一点头,便退出了呼奢的王帐。

    但在几日之后,且居和呼奢都发现:自己非但错了,而且还错的非常离谱。

    马邑战役爆发第一天,汉军共计消耗箭羽七万四千余支;第二天十一万支,第三天,等折兰部发起全力攻击时,更是达到了骇人的十八万九千余支!

    当呼奢和且居对此感到困惑不已时,马邑战役爆发第五日,一支三棱箭矢从马邑城头射下,彻底宣告了马邑保卫战的结束。

    ——马邑城,已经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