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越发笃定心中所想,抿唇不语。

    云郎之硬着头皮横跨出半步来,拱手叫皇上:“高将军捷报中详陈,最后一役,大获全胜,全靠徐将军出奇策,率精锐前锋五千人,声东击西,一把大火烧了北国军粮草,造成夜奔袭营的假象,引其主力部队两万人追出营寨,高将军才能亲自率部,攻破敌军主将营帐。

    臣以为,皇上不妨再下旨意,让高将军即刻还朝,徐将军既有如此奇策,南境危局,说不定……说不定亦可解。

    况且北境军大获全胜,士气高涨,长途跋涉随辛劳,但将士们沙场浴血从不怕吃苦受累,军中留下压阵之人,众将领可先行支援南境。

    总好过……”

    总好过秦况华他们在南境与柔然对峙,死撑着。

    人的傲骨和锐气,都是被磋磨没的。

    秦况华年不过三十,正值血气方刚之时,但连战连败,他从前自视再高,经此一战,心气也磨没了。

    高良骞见昭宁帝略有迟疑,忙附和:“臣也是此意。

    虽然现在命高将军率众将快马加鞭回京,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但南境告急,军中主将自会体谅,也会明白朝廷为难之处。

    等到南境告捷,便是修整上一整年又有何妨呢?”

    昭宁帝沉声准了奏,其实他心里比任何人都要急切。

    南境对峙的局面,如果由着秦况华再这样节节败退,那就只能求和。

    柔然就是为了钱财和城池才举兵来犯,不割地赔款,是和不了的。

    这是奇耻大辱!

    散朝后徐照又快步追了出来。

    他在后面追,高良骞脚下就生了风一样往前蹿,但到底没能快过他。

    他黑着脸把人给按住。

    高良骞眼底闪过无奈:“徐统领,我殿上所言句句属实,绝不是刻意为小徐将军请功,就算我不说,高将军班师回朝也会为小徐将军请功请赏的啊。”

    徐照知道他误会,松开手,缓了口气:“敢问高大人,高将军捷报中可有提及……军中伤亡情况?”

    这些人都是人精,他一个迟疑,目光闪烁,高良骞立时就明白了他到底想问什么。

    眼下散朝,同僚出殿,他二人站在台阶前,徐照还刻意压了压声。

    父子连心,骨肉至亲,别扭闹了六年,可心里还是记挂的。

    他叹了口气:“小徐将军骁勇善战,率部五千,全身而退,实乃大齐一员勇将,智勇双全,颇有徐统领……”

    他差点儿说错话,尴尬的收了声:“徐统领放宽心。”

    徐照也尴尬,说了声多谢,转身便走。

    高良骞看着他背影不免叹息:“亲父子,何必呢。”

    赵盈背着手踱步来,正好听见这一句,眯眼往台阶下的方向看去,啧了声。

    高良骞猛地回身,见是她,先见礼。

    赵盈摆手叫他起:“徐统领刚才……问起徐冽?”

    “是啊,怕小徐将军战场负伤,特意追上来问的。”高良骞的语气中全是惋惜,但和赵盈又没多少话可说,一拱手,“臣部中尚有事,先告辞。”

    他提步下台阶,往宫门方向走。

    赵盈却站在玉阶上,久久未动。

    周衍和宋怀雍一左一右陪在她身边,二人对视一眼。

    宋怀雍上前半步:“怕徐冽回京后回到徐家去吗?”

    赵盈摇头:“徐照还活着,他就不会回徐家,况且就算他回了徐家,也仍旧是为我效力的徐冽。”

    “那你……”

    “我本以为徐照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