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也只有宋昭阳和云氏的话她肯真正听进去两句,别的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改变不了她分毫。

    但好巧不巧,宋昭阳跟云氏又都对她言听计从。

    绕了一大圈绕回来,其实还是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人能管得了。

    天下江山,他真没多在意。

    否则也不会扶持她上位,叫她一个虞氏女去夺赵承奕的皇位。

    “你似乎总是喜欢选择一条无比艰难的路去走,哪怕撞的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赵承衍没再看她,只是低头看着怀里的赵濯:“你要自己留个孩子,属于虞家的孩子,传承香火,我没可说的。

    这原本也是先帝欠了虞家,欠了你父母和你的。

    你怕将来朝臣反对,那倒没什么,只要我在朝中一日,自然向着你说话就是了。

    可有一样。”

    赵盈抿进了唇角:“赵濯做了皇叔的儿子,他一辈子都是皇叔的儿子。朕能承诺皇叔的,他只要肯安安分分做个富贵闲王,哪怕是朕将来不在了,也会给赵濯留下保命符,不会叫他被新帝为难。”

    但前提是赵濯肯安分守己,不涉朝局。

    毕竟他的身份太尴尬了。

    他是赵承奕亲生的儿子,就算出嗣,也是赵承奕亲生的。

    赵盈知道这条路有多难。

    朝中那些老顽固,哪怕是有赵承衍帮衬着,他们说不得到时候连赵承衍一块儿给骂了。

    有赵濯在,他们总有一股子希望——扶持赵濯上位。

    ·

    平昭元年六月,燕王也不知是发了什么疯,把走路都还跌跌撞撞走不稳当的世子赵濯送上了天门上学艺。

    据说深居清安寺清修的长公主赵姝听到消息,也是发了疯一样要回京面圣。

    后来如何,外人自然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赵姝没能回京,赵濯也被送走了。

    不过好像有不得了的消息传出来——那位长公主当初是自请出家,先帝驾崩,她生母孙贵人随殉,她亲弟弟也做了燕王的儿子,小小的年纪生无可恋,觉得这红尘俗世再没什么值得牵挂,这才一心想要了却红尘,出家修行。

    结果根本也不是这么回事儿啊?

    这不是挺牵挂燕王世子的吗?

    大概又过了半个月时间,冯太后下了道懿旨,把修行的长公主传召回京,召入了未央宫,之后那位殿下就再也没出过宫回去清安寺。

    “这两个月外头说什么的都有,难听话也多,我如今连外头那些宴都懒得去赴,一个个面上笑,心里不定怎么啐,两面三刀,怪恶心人的。”

    赵盈逗弄着床上的孩子,听着宋乐仪的抱怨,笑而不语。

    这是崔晚照在三月里生下的儿子,健健康康,养的白白胖胖,如今三个月大,赵盈实在喜欢这小子,隔三差五就总让崔晚照跟宋乐仪抱进宫来玩。

    且为了两年后的事情,也该让崔晚照慢慢的来适应内廷的生活,习惯赵盈的一举一动。

    “本来倒也还好,偏是太后懿旨,把人传回京,如今再不放出宫去了,才愈发叫外头人说嘴起来。”崔晚照给儿子拢了拢襁褓,“大多还是说当初孙贵人就不是自愿追随先帝去,长公主也不是自己要带发修行去出家,都是你逼迫的。

    眼下燕王府把世子送上天门山,那就是个孩子,上了天门山能学什么啊?一去学艺数年之久,再回来京中,也只能当个纨绔养起来,孩子岂不是养废了。

    所以这位长公主发了疯的不满。

    如此你便闹了,假借太后名义把人传回京,索性软禁在宫里,还不知等到什么时候就给……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