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报答周室,就有了后来联合北汉反抗的故事,最后兵败落得了自焚以示节义的结局。可是,他也是有家室的,他的长子李守节无奈之下,只好携家眷投诚,而且宋主还重用他,其实李守节就是一颗棋子,要给天下反叛之人看的,他根本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

    甄风这时点头插道:“等天下稳定,棋子没用了,就会变成弃子。是吗?”

    “公子一语中的。反叛者死自然不过了,可是留下来的人更是难受。”

    “所以,你是李家后人,你的亲眷都被赵匡胤掌控住了?”

    “公子说的也对也不对。奴家确实是李家后人,不过很多亲眷并没有被掌控,被掌控的除了男眷,也就只有奴家。奴家从小就被收入武德司训练,后被皇弟、开封府尹收为义女,派遣至此立功,以期为家人谋一份出路……”

    徐艳华欲言又止,甄风听出了她的苦楚无奈。一家人都是帝王掌中之物,可能随时就会没了命,还真是不如灭门来得痛快。这不正是赵匡胤的常用套路吗?表面当好人,实际上都是他的棋子和工具,到了最近这些年,宋国稳定了,统治平稳了,这些棋子都将在年少或青壮年就纷纷谢幕了。

    原来她是和自己一样的可怜人。甄风感觉自己的想法都被打乱了。原本考虑撂倒小长老之后,再拔掉花间楼,可是现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似乎还有着不明不白的暧昧,下了手就等于是害了她还有她的家人,将心比心,就像是害了自己远在房州未曾谋面的兄弟。

    这是他们与赵氏之间的帐,既然起初不杀,为何还要在没有影响力的时候断绝后路?如此做作无情,这天下也就是如此地假,表面再光鲜亮丽,再风雅高贵,都是假仁假义。

    “李雅,我可以帮你,但是在这之前你要听我的。”

    “公子为什么愿意帮奴家?”

    “因为……我爱你!”甄风很想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她,告诉她两个人同病相怜,可是发现这也是个重担,没必要让她去负担,于是只好编了个理由,而且是对方无法抗拒的。

    “我的家毁在宋国手下,流离失所至此,所以我痛恨宋国。我报恩并不代表非要如何,适可而止也是可以的。可是这些日子,我发现我的脑子里、心里,一直徘徊着你的身影,当然,是李雅,并非徐艳华。所以这些日子我一直怕被暗杀,但是又止不住来了这里,因为这里有你和我的回忆。我愿意和你一起并肩救出你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