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想冲上来和大乾国防军拼刺刀的日本人,那几下刺砍在少林棍法演化而来的刺刀术面前也是不值一提。

    更何况论身体素质,矮小的日本人比每天吃鱼吃肉、长期高强度训练的大乾国防军差别还是相当的大的。

    不要俘虏,所有拿着武器对着你和你的战友的都是敌人,都必须尽数消灭!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和兄弟的残忍!这是乾王在琉球出发前交代给每个人的,是真理!

    一个小时的时间,以伤亡百余人的代价,大乾国防军和琉球抗倭团的混编先遣部队已经占领了各处炮台,架起了迫击一式,为后续即将到达的主力舰队扫清了道路。

    又过了一个小时,以东海号为首的庞大舰队缓缓出现在海平面上。之所以说是庞大,这支舰队不仅战舰巨大,而且还有不少商船,密密麻麻的数量在五六十艘之多!

    而此时的岸上,得知炮台遭到入侵的江户町奉行大冈忠相已经带着一千火枪兵赶到了港口,正在和以炮台为掩体的先遣部队激战。

    “瞄准日军,一轮试射!”黑胡子的军刀指向了岸上试图夺回炮台的日本军队。

    顿时东海号一侧的五十门火炮几乎同时开火,巨大的战舰都在颤抖。

    “自行找目标设计!”第二道命令发了出去。

    本来就没有占到一点便宜的日军在密集炮火的集中关照之下复出了惨痛的代价,死伤过半后终于暂时放弃了拿下港口的计划,撤退到了炮火盲区再次集结准备反扑。

    舰队一条条的靠岸,一船船的士兵冲上码头,迅速在方圆二里范围清理出了一片无人区。武器弹药被运了下来,稍作休整之后,一百辆舟车组装完毕,通过水路两条路直接像江户城进发。

    这段时间以来日本在监视着张石川的一举一动,而张石川也不是善于之辈,对于去日本的商船,也都是带着间谍性质的。

    虽然幕府有规定,随商船而来的商贾和水手只能在港口一带活动,不能进入内地,但是江户城距离码头只有几里路远。

    而且,中华千百年来出过不少汉奸,日本也不缺日奸。要想收买几个日本人,摸清楚日本各大城市的布防情况,画几张地图出来还是很简单的。

    江户城始建于15世纪中叶,当时规模不大,仅100多户。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就任征夷大将军并在此设立幕府后,江户便成为日本的首都。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江户城已经是日本最大的城市了,没有之一,整个江户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五十万。

    自德川家康开始,德川幕府就开始以法令的形式对地方大名的势力进行限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法令是越来越完善,对于地方大名的限制也是越来越严格。

    1615年,德川幕府发布了第一个对地方大名进行限制的法令,也就是“一国一城”令。这一法令规定,每个地方大名只能保留一个城池作为居城,其余的城池则都必须被拆除。

    除了以法令形式对地方大名进行限制之外,德川幕府还设计了两种制度,即参勤交代制度和分摊军役制度,来对地方大名进行限制。

    所谓参勤交代制度,实际上就是让日本各个藩的大名定期来到幕府将军所在的江户进行参觐。除了参觐之外,这些大名还需要在江户处理一段时间的政务,然后再能回到自己所在的藩。

    虽然这种制度在德川幕府统治的数百年时间里曾经有过变迁,但大体来说,大名们需要在每年的4月份到江户来参觐将军。

    一般来说,大名们在参觐之后,需要留在江户一年以处理政务,随后才能回到自己所在的藩。但大名们也不能在藩中逗留太长的时间,一年之后,大名们便需要再次回到江户觐见将军并留在江户一年处理政务,由此周而复始。

    也就是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