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当尽心竭力!”二人齐声说道。

    “嗯,好。现在说说这个吏员。以往各个朝代都是皇权不下县,但是大乾的制度不会再延续下去了。

    以后朝廷的权威会伸展进镇、甚至是村,不管是民生还是政策都要有人宣传下去,最底层的就会是吏员。

    吏员的数量将激增,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何把握吏员的素质,不让今日之事再次重演。

    以后吏员的上任都要经过考核筛选,还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监督体制,不光是朝廷要监督,也可以让百姓们去监督他们!

    定期的考核,具体细则你们回去都想一想。吏员是直接接触百姓的,虽然他们官职不大,但是在百姓的眼中他们就是朝廷的化身,不容小视!

    再好的利民政策,若是到最底层执行变了味,都不如没有这条政策!”

    “殿下腹有乾坤,臣受教了!”李馥很真诚的说道。

    他本以为这个年纪二十出头的乾王不过是机缘巧合又会赚钱懂得收买人心才能起事造反,没想到说起朝政吏治来也是头头是道,果然是少年英才啊!

    “还有一件事你们也想一想,就是关于杭州城内这些旗人的安置。如今杭州光复,这些投降了的旗人身份确实有些尴尬。

    他们又没有自己的产业,以前是驻军,有满清的军饷俸银可以养活一家老小,现在没了生计,也不能总圈在这满城里咱们养活着。二位大人久在浙江为官,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思忖了一会儿,杨绍政说道:“殿下所虑甚是。自打在杭州城内修筑满城之后,满汉相处的一直都不和睦,今日之事也和汉人对满人怀恨在心有一定关系,还是将其尽数迁走稳妥一些。

    浙江沿海有舟山群岛,人口不多,是否可以把这些旗人迁往各个岛上,再招纳一些熟知农事的人教给他们更重之法,让他们安居乐业不知可好?”

    “嗯,杨大人说得有理。”张石川颔首道:“只是这些满人都不通农事,岛上又没有现成的田地屋舍,现在又缝冬日,一时半会儿怕是难以实施。李大人有何见地?”

    “回乾王,臣以为,若是没有合适的地方安置他们,为何不把他们送过江去还给满清朝廷?

    一则可以给江北诸省的汉满百姓都看看,我大乾乃是仁政,只要推翻满清朝廷,并不祸及普通旗人,一则也省去了安置他们的麻烦……”

    张石川听了眼睛一亮:姜还是老的辣啊!把这个大包袱甩给雍正去,看他怎么安置。这些降军,按照雍正小肚鸡肠爱猜忌的个性,还敢重用吗?

    送回去你如何安置?没了饷银这些旗人怎么过活?另外只要稍加洗脑,也可以让这两万多旗人义务宣传一下大乾的国策!

    “杨大人此议甚好,回头再想一想细则,改日我们再商议商议!”

    “都是乾王体贴民生,臣才敢有此想法。”李馥听到张石川夸奖,心中也是有些小激动。

    本来他还有些犹豫,毕竟这两万旗人若是放回江北了,说不定明天就又是八旗兵,调转回头来和大乾对抗,没想到乾王居然有如此胸襟!

    不觉已到了掌灯时分,张石川小心翼翼的挪了挪身子说道:“天色已晚,二位大人,不妨一起吃个饭吧。”

    李馥忙说道:“殿下操劳一日了,又有伤在身,还应多保重身子,我等就不打扰了,等具体章程拟出个大概来再来给乾王请安。”

    “行吧,我这趴着你们也不自在,如此就有劳二位了。”

    “乾王以身作则,实在令我等惭愧,为了大乾万世基业,我等敢不尽力!”

    等二人退下了,苗翠花才端着一碗燕窝莲子羹走进来说道:“你呀,不好好养伤,非得出来转转,又遇到今日之事,还说了这一下午的话,伤口也绽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