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自己这会也不清楚这是什么地方,可不敢到处乱跑,反正管吃管住,不如就跟这将军混几天算了,要是形势不对,咱可暗自溜之大吉。

    ………

    ………

    跟着盗匪大队混了小半天,李陌一才知道,此地距离苏州府五十里之远,徒步走回去也用不了几个时辰,不过,李陌一却心生一计………若是能将这帮子盗匪大队引入狼窝,一举剿灭岂不是大功一件………

    这般想着,李陌一望了望身边。

    这计划是明白着的,虽然旁边的这些个盗匪兄弟对前途持乐观态度………

    ………

    ………

    走了两天之后,李陌一彻底否决了逃跑的念头,这个地方也不知道为什么这般贫瘠,按照当世的标准来看,实在只能算是穷山恶水了,在李陌一的感觉中,这地方没别的,除了山还是山,一天到晚翻山越岭,旁边的人告诉他,这还是走的大路,李陌一简直很难想像小路是个什么样子。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身体问题,虽然在体力方面,李陌一是个棒小伙,但在当下这个世界,和身边的这些盗匪比起来,不说那些士卒,就是身边的那些挑夫也绝对比自己耐受得多,听说这些人百分之百土民出身,据说在8、9岁的时候就下地干活,十多岁的时候就能挑能扛,担着几百斤走起路来比骑骡子的人还快,看着这些挑着重担步履矫健的家伙,李陌一不由暗自感叹一番………

    由于近几日盗匪入侵的关系,这里的老百姓早已逃离一空,看着前前后后远远近近连绵不绝的山头,方圆百里没有一处人烟的原始地带,李陌一几可肯定,如果自己脱离大队偷偷跑到山里去,遇上别的大队,不论是哪方的势力,多半不由分说、小命难保。

    幸好就目前的情形来说,李陌一的日子过得不算坏,感谢自己碰上了个愚头愚脑的盗匪将军………

    ………

    ……

    在和柳三青文绉绉的胡掐一阵之后,这些身强体壮的家伙对自己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畏惧,就连那些神色凶悍的士人,看自己的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敬重,这样的情形李陌一刚开始时倒是很纳闷,后来问了柳三青才知道,这支部队连同挑夫几千人上下,算得上文化人的总共就只两个半——柳三青、李陌一自己,还有一个士人能够用毛笔把自己的名字写对。

    这样就从本质上拉开了些许差距,李陌一一加入队伍之后,柳三青就慷慨大方的送了一头骡子给他,当天宿营的时候李陌一就接到了任务,帮柳三青大队计算账目。

    经过几日的观察李陌一得知,柳三青这个人是个典型的愚头差僚,自身也没什么本事,只是出身世家大族,这小子在异国中才得以收揽人马,组建了这么一支所谓的盗匪大队。

    其实这支大队对外洋装是本地人,打的名号是运送什么粮食草料,可李陌一亲自过目之下,却发现那十来辆大车上装的是白花花的几十万两白银,带着的几千挑夫是顺便征发的劳役人士。

    说来李陌一也不算太背运,柳三青原本请了一个文案士人跟着大队前进,不料这个先生跟随大队爬了几天山路之后就得了场大病,然后上吐下泻人事不省,柳三青也没办法,只好打发了银子派个亲卒送他回异国老家,这荒郊野岭也请不到能识文断字的先生,所以这几天大队中的文案账目只好自己动手,累得苦不堪言,而李陌一在这个当口恰好出现,自然立马就柳三青刻意招揽委以重任了。

    与先前的假想不同,在李陌一看来,这个年月的大队就管理上来说勉勉强强也算是成体系了。

    这支队伍共有二千多人,其中二百名骑卒,四百名步卒,一千四百人左右民夫挑夫,另外还有不少骡马,一天下来人吃马嚼的粮食草料的确不是个小数字。

    不过,这当然难不住见识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