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

    王霄一个人去县城的话,就算是展现出了过人的武艺,可顶多也就是能混个什长,伍长什么的。

    可如果他是带着几十上百号人过去,那待遇肯定是截然不同。说不定能混个伯长,这可是军官之下的最高位置了。

    出发的起步点不同,那后续的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事态的发展比王霄想象的还要好。或者说,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着一股想要马上博封侯的渴望。

    单单只是这个村子里,就有三十余人愿意追随王霄去应募。

    等到第二天,附近几个村子里也来了百余口人。

    都是听了王霄的大名而愿意追随他的年轻人。

    汉时不禁刀兵,来的年轻人都是携带有兵器弓箭。少部分人甚至还带有甲胄盾牌。

    王霄当即推迟了出发的时间。

    先是让年轻人们各自推举出伍长什长来,然后花了两天的时间进行最基础的分队与训练。

    两天的时间肯定练不出什么东西来,王霄都是把时间用在了排队列上,只求走起路来看上去精神,气势不凡。

    一直到了第三天,王霄把家里的那一百多枚五铢钱,以及布帛粮食全部花掉。买来了一些酒肉,招待这些愿意追随他的年轻人。

    “子龙哥哥豪迈!”

    “我等愿为子龙兄弟赴死!”

    吃饱喝足,一百多人扛着兵器向着县城方向走去。

    快到县城之前,王霄开始整队。

    穿戴甲胄的排在前边,弓手在后。其他人列队在最后面。

    所有人都是五人一排,尽量维持着整齐的队列前行。

    虽然只是一百多人,可县城上的守军看到他们却是大惊失色,当即敲了钟,关闭城门。

    等到披甲持刃的县尉带人上了城墙,王霄这才高呼“我等乃是来应募投军的。”

    王霄在这里的名声不小,县里有不少人都认识他。

    反复确认都是各处村中来应募的青壮后,这才小心翼翼的打开了城门。

    看到王霄领着队列严整的队伍入城,县尉缓缓点头。

    “的确是名不虚传。”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王霄他们都成了义从吏兵。而王霄也是被县尉赏识,成功做到了伯长,统帅他带过来的这一百五十多个小伙子。

    领了县中武库发放的兵器甲胄,王霄开始日夜不停的严格操练麾下兵马。

    几日之后,有消息传入县城,一股贼寇入境真定县。

    手 机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