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带来的力量与支持,远超常人想象。

    看到众人纷纷归位,王霄冷笑着收起乾坤宇宙锋。

    “李斯,为廷尉...”

    “郑国,为大田令...”

    “蒙毅,为少府令...”

    “蒙恬,为卫尉...”

    “王贲,为治粟内史...”

    “李信,为郎中令...”

    王霄封官加爵,老中青三代,本地外来各方势力都有收获。

    而这其中得利最大的,自然是直接忠诚于王霄的青年军。

    李斯王贲,蒙家兄弟,李信等人都是备受王霄看重。

    大家对李信或许印象不深,甚至于认为他攻楚失败损失二十万大军,是个废物什么的。

    实际上李信能力很强,二十万大军杀的楚国接连败退。

    之所以失败,那是因为负责后勤的昌平君叛乱,直接切断了他的粮道。

    历史上李斯被灭族,王翦之孙王离被项羽所杀,蒙氏被灭族。

    曾经名动天下的这些人之中,唯有陇西侯李信得到了善终。

    而且他的后人同样很有名气。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里面的李广,就是李信之后。

    没想到吧。这个时代里,贵族世代相传,基本上垄断了上升通道。

    这也是为什么陈胜吴广,会在大泽乡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原因所在。

    路都被堵死了,他们没得选择,只能是选择拼命。

    要说失意的人也有,最典型的就是樊於期。

    这个吕不韦安排在王霄身边,负责监视的心腹。在这次的调整之中失去了自己的工作。

    樊於期惶恐畏惧,生怕王霄也给他来个不知所踪。

    所以,当咸阳城内还在欢庆的时候,樊於期就已经悄悄抛弃了家人族人,逃出了咸阳城,直奔关东而去。

    他一开始是打算去三晋的。

    只是后来一考虑,三晋实力不足,早晚会被灭掉。到时候自己肯定要倒霉。

    楚国的话,都被王霄给吓的迁都寿春去了。

    典型的我打不过你,干脆就得跑的过你。

    去了楚国,楚王被一吓唬,说不定立马就把自己送回去砍头。

    至于‘谨侍秦’的齐国,樊於期根本就没考虑。

    他要是真的敢去,人家立马就捆了他送秦国去。

    想来想去,樊於期最终选择了去遥远的燕国。

    历史上祖龙对于樊於期这个监狱看守非常痛恨,得知他逃亡之后立刻杀其全家。

    王霄没杀他全家,只是送去服役。

    这算是樊於期所做的事情,在大秦律法之中,最轻微的处置了。

    安排好了前边的事务,终于是闲下来的王霄,去往后面找美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