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多,自然消耗也就越多。

    六十万大军出兵在外,每天吃掉的粮食都让内史少府心惊胆颤。

    可王霄知道赵国的实力很强,所以不惜代价的动员最大力量围攻赵国。

    就像是他所想的那样,病重的赵偃调动兵马抵抗,常年驻守代地的李牧军团终于被调遣了回来。

    李牧在北边,以不足王翦一半的兵力,抗住了四十万秦军主力。

    南边则是赵将扈辄,领兵二十万对抗蒙家兄弟。两边的战事都陷入了胶着状态。

    这还是廉颇,乐乘被赶跑。司马尚还没有出头,庞媛则是老死的情况。

    如果这些名将都还在,灭赵的难度系数还得再高出一个等级。

    赵国战斗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巘戅宝来戅。对于这些,王霄并不担心。因为秦国的综合实力远超赵国。

    别的不说,春耕的时候赵国一心想要抢夺燕国地盘,狠狠的暴打燕国一顿。

    虽然战果不错,抢了不少地盘。可却是耽误了春耕。

    最多几个月之后,赵国就得尝到耽误春耕的苦果。

    他们的粮食不够吃。

    而王霄此时,则是在章台宫里接见大名鼎鼎的尉缭。

    尉缭是兵家的,名气没有吴起他们大,可辅佐祖龙一统天下却是有功劳的。

    “听说你会看相。”看着浓眉大眼的尉缭,王霄认真的问他“给本王看看如何。”

    “大王。”尉缭拱手行礼“缭在大梁,听闻大王乃当世英主。一统天下,当以大王为尊。”

    王霄打断他的话“接下来是不是想说,没想到一见面不谈军略不提政论,反倒是问阴阳鬼神面相占卜。所以心里很失望对不对。”

    尉缭‘’

    大王,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尉缭的本名并不是叫做尉缭,他没有姓只有名字叫做缭。

    尉缭这个名字,是祖龙任命他做国尉之后,以职务为姓。

    后世兵书尉缭子,就是他写的。

    带上子字,那就是尊称。是他以国尉的身份协助祖龙一统天下,又写了兵书之后的事情。

    简单来说,这位也是一个战略方面的理论家。

    实际上王霄对于军事理论家的需求不高,什么样的理论他都懂,所以也用不着别人来指点。

    “先说说你的面相占卜如何。这方面的知识本王也懂,可别想着忽悠哦。”

    尉缭不敢再拿大,仔仔细细的打量了王霄一番面相。又拿出看家的本事占卜一番,最后才磨磨唧唧的说。

    “大王面相刚毅,待人诚恳。慈眉善目,体恤百姓。乃是千古不遇之仁君。”

    王霄撇嘴“还有呢?后面的眼角上扬,唇厚而鼻挺,耳垂浑圆,目光带煞怎么不说。这种面相的人,内心之中都藏有猛虎。一旦遇上冒犯与突发事情,很有可能出手残酷,对待敌人毫不留情。这样的人,难道也会有仁慈之心不成?”攫欝攫

    尉缭心里跟擂鼓似的,大王居然真的懂看面相占卜。

    好不容易平缓心情,急忙解释说“大王,面相只是面相,不能一概而论。虽说相由心生,可恶相之人未必心恶,善相之人也未必心善。大王减税,造福百姓。这是实实在在的善举。”

    尉缭并非魏国贵族出身,所以对王霄减税非常赞叹佩服,这也是他愿意来投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战国时期,各国的赋税都很沉重。巘戅戅

    收粮食的时候,民五公五那是常态,民四公六的也有。

    王霄弄了个民六公四,再这个时代那就是了不得的善举。很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