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听陈浩说,你发文章了,可以的啊。

    当初做实验课的时候就感觉你不简单,以后也要多多照顾我呀。”

    “哪有,就一篇SCI二区而已。”许秋谦虚道。

    果然,消息告诉了陈浩,就等于告诉了整个系,还好当时没说自己投了篇AM。

    两人在下面聊了许久,许秋突然想到,学妹还在楼上办公室等他。

    他便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然后说道:

    “要么我们走吧,改天再聊。”

    “好。”

    许秋刷卡,打开门禁。

    万有声的实验室在三楼,两人在电梯处分道扬镳。

    ……

    回到A501。

    “师兄去哪儿了,”韩嘉莹看到他手中的可乐,开心道:

    “是买给我的吗,谢谢师兄。”

    “给你吧。”许秋看了看手中的可乐,又看了看学妹,还是将易拉罐递了过去。

    他内心无奈叹息,拧开自己的水杯,仰着头,把里面剩下的几滴水,灌入喉咙。

    然后,他在电热水壶中接了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开始烧水。

    “师兄,我是不是……”韩嘉莹也意识到了什么,弱弱的说道。

    “你喝吧,我们继续讲文献。”许秋道。

    综述文章中,主要涉及综述的阅读方法、有机光伏领域发展历史、未来该领域的主要突破方向,都教给了学妹。

    之后,他又打开几篇最近发表在AM、EES等顶刊上的工作。

    然后开始介绍一篇正常的Article、Communication的阅读方法,以及写作方法。

    许秋一边讲,韩嘉莹一边用黑色水笔在实验记录本上记录。

    历时三小时,文献阅读技巧,基本讲解完毕。

    看着学妹认真、崇拜的眼神,还是颇有为人师的成就感的。

    ……

    结束文献教学,许秋又去楼下买了听可乐,然后吨吨吨吨吨。

    休息片刻,两人开始实验。

    许秋提前做好了规划,首先做重蒸甲苯等准备工作,然后半小时吃晚饭,回来接着投反应,许秋四个,韩嘉莹两个。

    这样的计划,能够完美的利用每一分钟的时间。

    缺点嘛,就是要连续快速实验,体力、精力方面消耗较大。

    毕竟,之前已经连续三小时看文献,后续的实验时间少说也有四个小时。

    这种强度对于许秋来说,尚可接受。

    就是不知道韩嘉莹能不能坚持下来,对她来说,也是个考验。

    按照计划执行。

    许秋本来打算要是学妹体力跟不上,可以放缓速度,或者帮她一把的。

    没想到她却迎刃有余,而且、还帮许秋投了一个反应。

    最终,两人各投三个反应。

    许秋满意的点点头。

    至此,他对学妹实验操作相关的考核,全部结束。

    实验能力、实验稳定性、耐力三方面均表现优异。

    当然,以上评价只是考虑到她能对许秋带来的帮助。

    至于韩嘉莹个人的科研发展,最重要的其实是创新能力,这个只能交由时间来检验。

    毕竟,她现在走的路,都是许秋给她安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