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上,量子点材料的制备确实比较难,因为量子点是零维点状纳米团簇,在三个维度上的尺度至少都要小于100纳米。

    不同材料的量子点对尺度也不同,有的尺度小于100纳米便可以,有的则需要小于20纳米、10纳米才行。对于材料的尺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主要是看材料有没有出现量子效应。有量子效应出现,便为量子点;没有量子效应,那就是普通的原子/分子团簇。

    很容易想象到,这种几纳米、几十纳米这种尺度下的量子点材料,由于具有高的比表面积,材料表面的活性非常高,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或者是团聚,因此很不稳定。

    外表一般会连接配体或者钝化层,像邬胜男之前采用的油酸表面活性剂,就是为了让钙钛矿量子点材料能够保持量子点的状态,不发生团聚,可惜她用了溶液法和热注入法都失败了。

    邬胜男决定热注入法更加有希望一些,准备继续尝试。

    样品测试完毕,田晴、邬胜男她们又和邱贺明讨论了一些TRPL测试方面的问题,许秋就没有去凑热闹了,毕竟他已经复制了邱贺明的技能。

    “邱博士,留下来吃个便饭?”魏兴思客套了一句:“这段时间没少麻烦你,亲自跑了两趟过来。”

    “应该的,我还是回家吃吧。”邱贺明摆手婉拒,他也是在魔都定居的,不过并不是土著,而是“魔漂”了近二十年才扎根下来。

    五点多的时候,陈婉清返回邯丹校区,回到216后,她从书包中拎出一个垃圾袋,里面包裹着她合成好的材料以及中间产物,然后朝实验室走去。

    许秋改毕业设计改的有些头痛,就跟着她进入了实验室,主动搭话:“学姐带这么多瓶子回来,大丰收啊。”

    “还可以吧,”陈婉清一边在手套箱中操作,一边回复道:“这次一共合成了两种受体材料,IDT-BT-ICIN和IDT-T-ICIN。本来我之前打算只合成一种的,后来中途实验失败了一回,为了防止组会的时候没什么内容可以汇报,就在原来BT单元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另外一种噻吩(T)单元。”

    “这样啊。”许秋点点头,她的两种材料复制到模拟实验室II中,安排模拟实验人员,进行性能优化,然后随口问道:“下周还打算继续合成吗?”

    “先停一停,做做器件吧。”陈婉清轻笑一声,自嘲道:“现在感觉我都快被有机溶剂腌入味儿了,得缓一缓,让身体把这段时间吸收的有机溶剂代谢出去。”

    “听起来还挺合理的。”许秋还是比较认同学姐的观点。

    以他的理解,人体的免疫系统非常强大,少量摄入的有毒有害的物质,可以通过正常的代谢过程逐渐消减掉。

    当然,就像防火墙一样,免疫系统也是存在极限以及漏洞的。

    所谓的“极限”,是指对于超过一定剂量的毒性物质,由于免疫系统处理速度的问题,可能在完全清除之前就已经对人体器官、组织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而“漏洞”,则是重金属有富集效应,氟元素结合稳定,它们一旦被摄入体内,就会越来越多,很难排除干净。其实,免疫系统也不是不能处理它们,只是相对来说处理的速度比较慢,理论上如果停止摄入,体内的这些元素的含量肯定也会是越来越少的,直到某一天趋向于一个安全范围,但可能这个时间跨度超越了正常人类的寿命,比如需要几百年、上千年,有点类似于“只要你死了,你的病就好了”。

    第二天,周六一早,许秋就拿到了学姐体系的器件结果。

    IDT-BT-ICIN的体系,不论是和PCE10、PCE11这些窄带隙的聚合物给体,还是和学妹开发的H11、H12、H13这类宽带隙的聚合物给体匹配,器件性能都不好,最高效率仅有2.8%。-->>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