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之前只在田晴的综述文章中见到过他的大头照。

    镜头中的冯盛东,属于那种文绉绉的类型,一眼望过去,给人的感觉要么是一个搞科研的,要么就是医生之类的。

    魏兴思开门见山:“有个好消息,我们这边有机光伏最近做了一个新的体系,性能很好,过段时间给你送一批样品过去测试,这个体系我们打算冲一波《自然·能源》。”

    冯盛东好奇问道:“《自然·能源》是新刊吗?之前我好像没有听说过。”他相对比较关注物理方面期刊,这个新刊属于材料口的,他还真不知道。

    “没错,是新刊,”魏兴思解释道:“《自然》新出的大子刊,和《自然·材料》、《自然·光学》在一个级别。”

    “噢,这样啊……”冯盛东顿了顿,说道:“这次的样品还是要做TAS吗?”

    “嗯……TAS、TRPL,全套能做的都做了吧,”魏兴思补充道:“还有,这次的分析部分你可得好好写啊,上次许秋那篇NC,最后可是你那边拖后腿了。”

    “之前有机领域做的少,后来我又补了不少有机方面的文献,”冯盛东承诺道:“这次肯定没问题。”

    “那就好,”魏兴思点点头,随后问道:“对了,这次你要不要带T??nu?”

    “……”冯盛东考虑片刻,“带上他吧,《自然》大子刊不带上他说不过去啊,毕竟在人家手下干活。”

    “行,这个你自己决定就好。”魏兴思调侃了一句:“过几年,你也可以回国自己当大老板啊。”

    “还是多积累几年吧,至少也得等到我这边助理教授转成副教授,我就怕到时候回国特聘,又给我搞一个六年非升即走的教职,那就太痛苦了。”说到这里,冯盛东忍不住摇了摇头。

    非升即走这种制度,就和鲤鱼跃龙门一样,越过去皆大欢喜,越不过去就惨了,甚至有失业的风险,因此压力非常大。

    在冯盛东遇到魏兴思之前,他还一直挺愁这项考核的,现在蹭了这么多AM、NC、JACS的文章,虽然其中没有一作的工作,但大多数都挂通讯了,能给他助理教授转正考评加上不少分,压力瞬间减轻了不少。

    冯盛东换了个话题:“这个工作还是你们组许秋做出来的?”

    魏兴思:“是啊,刚好他就在我旁边呢……许秋,来打个招呼。”

    许秋起身,朝镜头挥了挥手:“冯老师好。”

    冯盛东笑着说道:“许秋你好啊,什么时候让魏老师带你来瑞典这边玩啊。”

    许秋点了点头,没有回应。

    魏兴思接话道:“看之前申请的中瑞STINT基金能不能申请上,如果能的话,明年就可以找个机会过去。现在电子版已经提交了,过些天邮寄纸质材料,年末出结果。”

    冯盛东:“我们这边申请挂T??nu名字,基本一路绿灯,你们组今年成果这么多,国内大概率应该也能通过,而且中瑞项目,能做的课题组也不多,问题应该不大。

    顿了顿,冯盛东又问道:“对了,魏老师你今年准备申请‘杰青’,还是打算直接评‘长江’?”

    魏兴思:“还是先‘杰青’吧,能多拿些经费,今年申请‘杰青’的时间已经错过了,年初那会儿感觉成果不太够,就没申请,要等明年的年初才能再申请,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后,魏兴思挂断了电话。

    “杰青”和“长江”是并列的两套体系:

    “杰青”指的是申请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人,是由基金委那边评审,评审通过后到手的是一个基金项目,可能四年八十万左右,这个基金属于特殊项目,不与普通面上项目冲突,主要考察的是学术方面的成果,相对来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