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材料,接下来可以主要从这两方面给出意见。

    这时,杨钦给许秋三人递过来几个防毒面具,说道:“我来给你们演示一下刮涂过程吧,防毒面具是新的。”

    韩嘉莹随口吐槽道:“好久没用‘猪鼻子’了,没想到来这边还要用这个。”

    杨钦解释道:“没办法,溶剂是氯苯,每次都要用几毫升溶剂,这边单单用一个通风橱,我怕抽不干净。”

    许秋接话道:“说起这个,我更加建议你们往非富勒烯材料方向发展,部分体系可以兼容非卤溶剂,像氯仿、氯苯这种带氯原子的溶剂,不仅对人体毒性大,对环境环境危害也大。日后可以考虑换成四氢呋喃THF试试,就不用戴防毒面具了。”

    杨钦点点头:“好的,我之后试试,氯苯的味道确实太重了,而且还会吸附在衣物上。”

    其实,许秋之前在模拟实验室里尝试过各类溶剂。

    总体来说,氯仿、氯苯这种带氯原子的溶剂确实效果比较好,但部分体系用THF,同样也能表现出不错的器件性能,只是魏老师那边都是用手套箱操作的,不太好贸然更换溶剂氛围,因为可能会造成未知影响。

    很多领域在实验室里是一回事,到工业化的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就比如,现在这个氯仿、氯苯溶剂的问题不解决,哪怕其他的条件都弄好了,在进行工业化刮涂加工的时候,工人必须要长时间穿戴防化服以及防毒面具,才能进行工作。

    而一切防护装置都是有极限的,不可能100%隔绝有毒溶剂,如果长时间干这个活,工人肯定就会慢性中毒。

    这也是为什么电子厂,穿戴防化服以及防毒面具的工种,每个月能比其他工种多拿1K、2K。

    无它,牺牲健康换来的。

    许秋三人戴好面具后,杨钦开始操作。

    他首先打开刮涂仪器的加热装置,设定温度为60摄氏度恒温,随后启动旁边的加热搅拌台,设定温度60摄氏度,转速.m.,对PCE10:PCBM,和PFN溶液进行搅拌。

    其中,PCE10:PCBM是有效层溶液,装在避光的小棕瓶内,PFN是臧超军和卢长军他们开发出来的一种聚合物传输层材料,用来取代传统的PEDOT:PSS传输层,构筑正结构的器件,被装在无色透明的玻璃瓶中,溶液也是无色透明的,粘度不大。

    许秋平时常用的器件结构是以氧化锌为传输层的倒结构器件,现在杨钦他们用的是柔性衬底,无法高温退火,很难使用氧化锌的结构,便选择PFN作为传输层材料。

    接下来,杨钦将悬臂上的剃须刀刀片取下,更换一枚新刀片,然后清理样品平台,放置一枚柔性衬底基片,并用夹具将基片伸展开、固定好,最后,用控制器调控刀片的位置,位于样品上方大约3-5毫米的位置。

    在过来的三个人里,学妹对蓝河实验室的关注度最低,基本上就是过来凑个热闹,打打酱油,而学姐是最为关注蓝河实验室情况的。

    “这个高度是怎么控制的,靠目测嘛?”戴上防毒面具后,陈婉清的声音有些瓮声瓮气的。

    杨钦尴尬一笑:“没错,现在就是靠目测,我已经建议蓝河去招个程序猿来写控制程序,这段时间正在面试呢。”

    陈婉清耸了耸肩:“好吧……”

    这大概就是科创公司的真实写照吧,从某种程度上科创公司和做科研也差不多,都是在探索一个比较前沿的领域,只是科创公司为的是商业化的应用,失败的代价很大,概率也很高,如果成功了,收获自然也很高。

    待两个加热台的温度均保持在60摄氏度后,杨钦开始刮涂实验,首先是PFN溶液。

    他用去掉针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