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以及材料报价的事。”

    许秋想了想说道:“暂时先提供五种材料吧,都是我们组里自行开发的材料,包括ITIC、IEICO、X1、J1、H43,各200毫克,价格我就按照市场价标了,每种都是一克一万计算,也比较好算,一共是一万。”

    虽然蓝河这边确实不差钱,欧洲进口的PCE10,3W块一克的材料都买了,但许秋觉得也不能太黑,就报了个市场价。

    而且,这次合作也让许秋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打算回去和魏兴思讨论一下。

    “可以,那下次你们过来的时候带过来吧。”蓝河当即拍板,还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补充了一句:“200毫克会不会有点少啊?”

    “200毫克暂时够了,”许秋忙回应道:“再多的话,我们组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出来。”

    “那行,”蓝河点点头,随后问道:“对了,陈婉清,你觉得我公司怎么样?”

    “挺好的哈,实验室面积很大,仪器配套也不错。”其实,科创公司初创期间的问题一般都很多,蓝河的公司也不例外,但学姐也不好当面拆台,毕竟是当前的考察对象,于是她只好尬夸两句。

    见许秋三人有打算离开的迹象,蓝河看了看他的手表,说道:“你们留下来吃个晚饭?”

    “不了,不了。”

    “魏老师让我们早点回去呢。”

    许秋和陈婉清婉拒了蓝河的邀请,韩嘉莹似乎有些意动,最后还是被许秋给拉走了。

    在返回邯丹校区的路上,三人聊着天。

    陈婉清首先打开话茬:“蓝河的公司,你们什么感觉?”

    韩嘉莹歪了歪脑袋:“他们之前不是说要做柔性电子打印嘛,现在怎么给我的感觉……是打算卖仪器呢?”

    许秋开玩笑道:“柔性电子打印和卖仪器,一个是长期目标,一个是短期目标,不矛盾嘛。而且这不正是现在流行的模式嘛,先提出一个广阔的愿景,然后就可以拿着PPT找天使投资人拉投资了……”

    陈婉清白了他一眼:“正经点。”

    “好吧。”许秋认真分析道:

    “首先,从蓝河本身这个人来说,之前我翻看过他的朋友圈,感觉他思考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而且都很前沿,说明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这对于一个科创公司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而且,作为一个富二代老板,蓝河本人会在一线实验室做实验,还是挺难得的。

    “另外,他找的博士生杨钦,我感觉很挺靠谱,六个月的时间就能把实验室搭好,而且现在的他们刮涂的器件制备工艺已经有了雏形,毕竟对于全溶液、空气制备的有机光伏器件,4%的效率不算低了。

    “从这几点来看,蓝河的成功率肯定比那些只会讲PPT的创业者高很多。

    “但现在这年头,搞实业的,emmm……有句话不是说的好,科技兴国,实业安邦,不对,是地产兴国,金融安邦……

    “蓝河这1000W要是给我,我肯定拿去买房子了,依我看过几年魔都的房价还要涨,地段好的话,过三年再翻一倍都有可能……”

    韩嘉莹忍不住提醒:“师兄,你又歪楼了。”

    许秋挠了挠头:“总结下来,就是风险不低,当然,风险都是相对的。学姐,蓝河给你开的什么薪资?”

    陈婉清想了想,说道:“月薪18K,每月另带价值12K的期权……其实抛开期权,工资也就比正常价高一点点。”

    “确实,”许秋附和道:“要是公司不上市的话,期权行权后拿到股份也没啥意义,而且还不知道他这期权,是怎么折算出来的呢,说不定价值7K,给你算12K。”

    “那也没办法。”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