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老外,三作也是老外挂通讯,emmm……

    除了五篇封面文章外,下面列着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期刊上的全部文章。

    许秋大致扫了一眼,大概有三四十篇的样子,囊括了各种领域五花八门的工作。

    其中,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多一些。

    浏览完主页后,许秋进入“作者界面”一栏,找到了《科学》期刊的稿件类型以及投稿要求。

    每个期刊对于各种类型的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科学》也不例外,在“稿件类型”这个栏目里写的非常详细。

    其实,许秋之前在写文章前,很少去阅读各大期刊出具的具体要求。

    对于文章究竟该怎么写,他都是通过魏兴思、陈婉清那边口口相传的经验,以及阅读其他人发表的文献,反推出来的。

    这回要准备投《科学》,许秋打算看一看期刊公司本身的要求是什么样子的,补充一下自己这方面的知识。

    《科学》期刊接受的稿件类型一共有四种。

    分别是“研究文章”(research  articles)、“报告”(reports)、“评论”(reviews),以及“短评”(entary)。

    第一种,“研究文章”。

    它要求呈现出重大的科学进展,4500字左右,大约5页的篇幅,正文包括摘要、引言、六个左右图表、带有简要副标题的章节和大约40篇参考文献。

    补充材料需要提供实验方法,所用材料的信息,以及支持论文结论所需的其他信息。

    字数和篇幅的要求主要是针对于纸质印刷版本的。

    因为一本杂志的总页数是基本确定的,不能这一期非常厚,下一期非常薄,所以如果文章的正文比较长,不符合4500字,5页篇幅的要求,就不能以印刷形式发表。

    但此时,如果工作确实非常的重要,可以选择只进行电子版发表。

    仅电子版发表的文章,字数可以达到8000字,但要在cover  letter中向期刊编辑说明,为什么需要写这么多字,同时文章中可以附带音频、视频文件作为辅助说明文件。

    这种“研究文章”的格式,有点类似于许秋平常写的article格式。

    第二种,“报告”。

    它要求提出具有广泛意义的、重要的、新的研究成果,2500字左右,大约3页的篇幅,正文包括摘要、引言、最多四个图表和大约30篇参考文献,补充材料的要求同“研究文章”。

    这种“报告”的格式,有点类似于许秋平常写的uni格式。

    在“研究文章”和“报告”中,《科学》要求材料和方法部分提供足够的细节,以便复制研究。

    此外,对于生命科学中涉及一种方法的论文,《科学》鼓励作者向他们的合作伙伴bio-protocol《生物协议》提交一份详细的方案。

    《生物协议》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科研工作者,于2011年创办的一份专精于遴选、发表实验方案,需要同行评审的在线期刊。

    他们的目的打造一个开放获取与沟通的平台,分享高品质的实验方案,让生命科学的研究更高效,更具可重复性。

    这个还是蛮有意义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限定在生命科学。

    大概是因为里面造假的论文比较多?

    倒是不排除这个可能性,毕竟生命科学领域每年发表的高质量文章太多了。

    而基数比较大的话,即使造假的概率比较低,最终产生的绝对数量也会比较高。

    看新闻报道出来的学术造假事件,生命科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