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联合培养的莫文琳,她作为正统的博士生,也是比直博生一年级的许秋辈分要高的。

    直博生虽然在评奖学金和分班的时候按照博士算,但其实前两年默认是按照硕士算的,从性质上更加接近于提前保送的硕博连读生。

    这样算下来,也就韩嘉莹,以及新来的四个本科生辈分比他低。

    而几个本科生平常和许秋的交集不多。

    因此,大多数时候,“师兄”是专属于韩嘉莹对他的称呼。

    现在,许秋被一个年龄比他大三四岁的准博士生叫了声师兄,他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不过,许秋也没有纠正对方的打算。

    范文堂还不一定过来呢,如果真过来了,等熟悉之后,再纠正过来,正常的叫名字就好了。

    说起来,有一些课题组里排资论辈的风气比较重,组里内部还会有大师兄、二师兄……大师姐、二师姐……之类的称呼,一级一级的排下来。

    而魏兴思组里,学生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都比较好,通常都是直呼其名,排资论辈的现象几乎不存在。

    许秋觉得,这种排资论辈的现象是否会发生,主要还是和导师有关。

    假如导师喜欢搞这种层级之分,来把学生分化,在平常交流的时候总是说:“张三,你去把这份材料交给组里的大师兄李四。”那么下面的学生自然会跟着搞这一套。

    假如导师不喜欢搞这一套,学生一般也不太会自发的搞出这些东西来。

    因为不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如果没有进入社会,经受过“毒打”,心思总还是相对单纯的,很难自发的产生这种偏“社会”的想法。

    这种排资论辈的现象,更像是体制里的那一套。

    魏兴思课题组里学生之间能维持当下的氛围,可能也和魏兴思常年待在漂亮国有关。

    当然,国内这种排资论辈的情况,其实还不算太严重。

    更为严重的有霓虹国、泡菜国,它们非常喜欢划分等级,而且层级森严,上级对下级有近乎绝对的掌控。

    许秋之前了解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例:

    霓虹国一家株式会社,里面有一份文件需要盖四个章,从最高的社长,一直到最低的经理,依次盖章。

    第一个社长盖章时,他的名字是直立的状态;

    第二个章,就需要从右向左倾斜大约30度,做出鞠躬的样子;

    第三个章,鞠躬的幅度要大于第二个章,比如倾斜60度;

    到第四个章的时候,可能就要鞠躬90度,也就是和第一个章垂直了。

    就这样一级一级的鞠躬鞠过去。

    许秋在想,要是一份文件得盖十几个章,到后来的几个章,是不是要前空翻一圈……

    范文堂坐定后,魏兴思朝他说道:“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同时,魏老师把范文堂的纸质简历随手递给了许秋,示意许秋查看。

    范文堂虽然看起来有些拘谨,但交流起来还是比较自信的,可能是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我来自东伐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是光功能材料,陶瓷复合材料微结构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导师是蒲成中教授……”

    “我在硕士期间一共发表过两篇一作文章,一篇是AFM,一篇是ACSAMI,还有一篇二作文章,发表在了JMCA上,另外还有三篇SCI二区的三作四作的文章……”

    魏兴思点点头,说道:“简单介绍一下你做的工作。”

    范文堂侃侃而谈道:“在AFM工作中,我综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